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8月16日到17日,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在长沙举行,比赛中获得前50名的选手均获得了保送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资格。然而因竞赛中有“解剖鲫鱼”的实验环节,导致“杀条鱼就能进清华北大”的话题意外走红网络,这也引起了不少专业学科老师的不满,认为这是对权威赛事的“亵渎”。那么解剖鲫鱼真有这么重要吗?本次比赛中,来自芜湖一中的李卓然代表安徽获得唯一一块金牌,8月22日,他的指导老师曹承和还原了一场高水平的生物竞赛的模样。
解剖鲫鱼 只是竞赛一小部分
曹老师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市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获奖。此次他陪同李卓然前往长沙参赛,在其指导下,李卓然获得第47名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同时也获得了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资格。
作为“金牌”导师,曹承和对网上热传的“杀条鱼就能进清华北大”观点非常不认同。“这种言论纯粹是为了博人眼球,不负责任,希望你们能向社会澄清这种误读。”
曹承和说,在本次竞赛中的实验操作考试中,确实有“解剖鲫鱼”这道题,不过并非网上所传的“杀条鱼”那么简单,而是要求考生先观察鲫鱼外形,在9个相应部位贴上标签,然后解剖鲫鱼并找出题目中所给出的5处骨头。
“这个题目确实很新,但不代表杀好了鱼就能有好成绩。”曹承和说,整个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各占50%,其中实验操作考试涵盖动物学解剖、植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四组,“而解剖鲫鱼又只是动物解剖学中的一道题,占分大概三分之一,所以其在整个竞赛中所占分值并不高。”
所有考题 难度远超教材知识
曹承和表示,“杀条鱼就能进清华北大”这种说法低估了这项竞赛的水平,竞赛考察的知识面涉及方方面面,考试内容的难度可以说远超高中所学的生物教材,因此对考生的综合实力是有着很高的要求。
据了解,竞赛中理论考试共有103道选择题,考试时长为两个小时,相比于普通高中生做的题目,这些选择题难度有了很大提升,所以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选择题,难度并不小,“今年考题着重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考查记忆力的题相对减少。”
此外引发热议的“解剖鲫鱼”,曹老师已解释其只是实验操作考试的一小部分,真实完整的实验考试分为四组,考试时间从8:00一直持续到17:30,午间只有短暂的吃饭休息时间,所以其难度不言而喻。
[解释] 杀鱼上名校 完全是误读
曹承和强调,希望公众不要受到误导,以为考试就是“杀鱼”,以为“杀鱼”就能上得了名校,“这是不可能的事。”曹承和说,每个获奖考生首先在综合成绩上就需要非常出色,能达到考取名校的基本要求。
曹承和指导过很多学生获奖,在他看来,这些学生都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坚韧的毅力,还有十分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综合素质对于那些获奖的同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缺一不可。
(董文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