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合金叶片等热端部件属于高尖端产品,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8月26日,在位于霍山县的应流集团零部件基地,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两机”高温部件生产线上,引进来自德国、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单晶真空炉等重要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下一步将进入调试阶段。“这个工厂专门用于生产高温部件,是目前全球单晶定向凝固产品产能最大的单体生产线之一。”应流集团技术总监施长坤告诉记者。
与此相隔不远的专为“两机”高温部件配套的模壳生产车间,3台机器人不停“劳作”,整个制壳流水线自动运行着。车间负责人介绍:“这条从英国引进的模壳生产线,公司投入2亿多元。与传统手工制作相比,1台机器人就相当于20个工人工作量。 ”
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叶片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两机”的性能和寿命。小小叶片,要耐得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承得起几十吨的力量,经得住每分钟上万转高速,品质要求极为苛刻,行业里也叫“极限产品”。
“有了先进设备并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从图纸到产品,中间有很长的路,需要经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很不容易。 ”施长坤说。自2013年开始,应流集团在做一件“不寻常”的事儿――“死磕”“两机”高温部件。截至目前,高温部件技术研发投入已超过1亿元。在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的同时,今年还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在很多人对铸造行业的印象还停留在“按吨卖”时,应流集团生产的高温叶片已经“按件”销往国际市场。
“你手里拿的高端叶片,虽然块头小,但与1辆普通小轿车的价值相当。 ”施长坤指着记者手里的叶片说,“普通铸件论‘吨’计价,这得论‘克’。 ”
据了解,单台航空发动机所需高温部件目前价值超过2000万元,燃气轮机用量更大。国际市场一直被国外个别企业垄断。随着应流集团在核心生产技术上逐一突破,一些国际巨头从观望转向合作,向企业伸出“橄榄枝”。
“我方无法承担贸易摩擦新增的关税。请问你方怎么考虑?如果不能接受,能否提前通知? ”7月6日,美国宣布对34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后,应流集团给所有美国采购商发出通函。
企业得到的回复惊人的一致,所有美国客户都同意由他们消化关税上涨带来的成本。据了解,即使加征25%的关税,应流产品相对于美国本土生产产品仍然有性价比优势。
在应流集团副总裁丁邦满眼里,这样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公司客户大多是国际上的高端制造业企业,与价格相比,他们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交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已经相互融入彼此的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客户要用别的供应商来代替我们,将涉及到图纸、模具、工艺、合规等诸多生产环节的改变,短期内很难实现。因此,面对美国加征关税,我们不慌。 ”丁邦满说。
刚刚过去的1个多月里,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在给美国客户发完通知函后,就带着研发和市场团队在欧洲“转了一圈”,目的是拜访客户、商谈合作,围绕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据介绍,从全球看,“两机”高温部件市场因为制造商稀少而缺乏竞争,这让主机厂家时常“感到被动”。对主机厂家来说,他们希望看到有新的高温部件制造商加入竞争,从而可以提高议价能力,提高采购的性价比和供应链安全。
交流带来机遇。“我们拜访了几家欧洲发动机厂,对方都对与我们合作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杜应流说,希望能乘势而上,力争合作早日落地,“以世界眼光瞄准重大装备领域的迫切需求,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既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也让我们的企业、产品、品牌更好‘走出去’。交流合作做大市场‘蛋糕’,让双方共享共赢。 ”(记者 吴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