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动能专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安徽培育壮大新动能。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已由中科大主导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率先开通,“人造太阳”装置创造世界,新纪录液晶显示全球最高世代线已经建成投产,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显示触控玻璃在蚌埠实现量产,继上海之后合肥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安徽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已经形成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局的省域创新网络。
一个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的内陆省份,何以能站在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科技创新“跑”得最快?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江淮大地寻找答案。
图说:EAST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享七成收益,安徽成科学家逐梦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必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现有安检多为金属检测仪,那么,陶瓷刀具、3D打印枪支、塑胶炸药等新型作案工具如何检测?人潮涌动的车站、大型活动的进场,安检总是排成长队,能否“秒过”?
这些世界性的难题,遇到中国电科38所研发出太赫兹人体安检仪,都将轻松解决。
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不再需要停下来接受人工检查,只需走过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通道,就能被探知身上是否携带了金属、陶瓷、粉末、液体、胶体等各类违禁品,一秒就能搞定安检,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升通行效率。目前,作为一款拥有“火眼金睛”的安检“神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目前已应用在重要的公共安全领域等多种场所,而机场、火车站、地铁、体育场馆等有大客流量安检需要的场所,也即将出现它的身影。
正因为有着太赫兹人体安检仪这样的拳头产品,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公共安全产业在安徽发展迅速,已聚集企业160户,年产值200亿元。
图说:太赫兹人体安检仪
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由中国电科38所太赫兹公司总经理武帅博士带领的太赫兹团队研发制造。
武帅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是安徽省首届“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谈及回国后选择安徽的原因,武帅坦言,安徽为科研人员搭建了自由发挥的舞台。科研人员提出创新项目,确定技术路线,安徽会尽全力给予最大支持,开发出的产品还能通过技术转让的形式,获得一部分股权收益。
科技创新,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因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夏辑介绍,安徽不断增加知识的“含金量”,出台规定《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将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调高到70%以上,并给予递延纳税优惠,吸引诸多科研人员来皖创业,并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这台安检仪背后吸引人才的故事,也是这些年来,安徽科技创新招才引智的缩影。
鑫华坤公司团队领军人李效 教授的“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龙晟新材料的彭慧胜团队获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中央财政支持资金3800万元;池州睿成微电子公司团队领军人刘轶被列入2016年度中组部千人计划……
“政府投资入股、上市后股份奖励;政府出资引导企业建实验室、购买研发设备,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夏辑介绍,凭借着优渥的政策和细致的服务,目前安徽省共吸引115个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各市共扶持了300多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引进各类高端人才近3000人。
大科学装置集群态势初显,科研迸发新活力
――大平台成就大事业,国际一流的实验装置,是科技攻关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在留美博士后王俊峰的带动下,8位在美的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于八年间相继归国,扎根合肥科学岛,从事前沿科学研究,被誉为“哈佛八剑客”。
“当初回国的首选,肯定不是安徽合肥。”八剑客之一的刘青松说,毕竟8位博士后没有一个是安徽人,也没有一人在安徽生活、学习或工作过,大家落户安徽除了优渥的政策之外,还因为科学岛上的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为多学科的前沿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形成了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
“当时科学岛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其包含的核磁共振等实验系统,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王俊峰说。
据悉,在强磁场状态下,人们能看到很多常态中看不到的现象,比如一种普通的材料可能就变成了新的导体,这也为科研新发现提供了基础。
依托强磁场科学中心先进的科学装置,几年时间下来,研究团队在膜蛋白结构生物学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其中有2篇发表在世界顶尖的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及其子刊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说:2007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
走进科学岛强磁场科学中心,6米高的稳态强磁场装置正处在低温状态,二楼的控制室内,大屏幕显示各项参数,在这里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在科研人员的监控之下。
就在前不久,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借助这一科技,今后,或许能实现像慢性病一样对癌症进行精准治疗。”刘青松说,目前,团队一直致力于创新靶向药物研发,希望能把癌症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并且通过吃药来控制。
图说:合肥光源是1983年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距离科学岛十余公里处,有一个“飞碟”状建筑矗立在中科大西区,那就是“合肥光源”所在地――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2017年,“合肥光源”完成了脉冲星滤光膜部件的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收到航天五院五一三所专门发来的感谢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陆亚林介绍,同步辐射装置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15年完成新的升级改造,实现满能量注入,已达到国际上低能光源的最高水平,在国家安全、能源、工程材料实时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关键平台支撑作用。
合肥是除北京之外、国内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强磁场、合肥光源与“人造太阳”是著名的三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也是取得核心关键技术的基础。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来。
“人造太阳”即全超导托卡马克,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稳态物理最重要的前期实验平台。氢弹是人类最早制造的人造太阳,但聚变的过程不可控,它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毁一切,而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却能控制这一过程。它可以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近期,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吴振伟课题组在EAST托卡马克装置上,利用自发的瞬态杂质爆发事件重点研究了4.6GHz低杂波对高Z金属杂质聚芯抑制作用,并取得重要进展。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介绍,目前,安徽正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加快建设,先进光源、大气光学、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预研工作启动开展,中科大先研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
“这些平台并非只为单个学科服务,而是支撑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这些平台的叠加效应,让安徽的创新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罗平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合肥,让江淮大地走上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最前沿,不仅将带动安徽创新发展,也将参与全球科技合作,成为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再提速
――创新是安徽的鲜明底色,也是安徽的发展密钥,新动能后劲可期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亮相代表通道,展示人工智能技术。
刘庆峰介绍,在汉英翻译方面,科大讯飞首次让人工智能达到大学英语六级口语水平,两年内可达到专业八级水平。在医学领域,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已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名列所有考生的前5%,在世界上首次使人工智能具备了成为全科医师的潜质。在代表人工智能未来的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方面,科大讯飞已实现了用人工智能批改高考语文作文、四六级英语作文。
此前,2017年11月15日,首批四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公布,除了传统的BAT: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科大讯飞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也抢眼的成为其中一员。
安徽出台的《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的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出,到2020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达到12亿户,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中国声谷”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40%。
企业的大不仅体现在实力的强,更表现在带动和引领上。据了解,为构建全新移动互联网语音及交互生态,科大讯飞开放平台全面向业界开放十多项核心能力,构建“大创客”带动“小创客”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围绕我们的语音和人工智能平台的创业者有数十万家。”刘庆峰介绍。
安徽多威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依托科大语音技术不断成长的“小创客”。原本做传统停车系统的多威尔将科大讯飞语音平台的技术模块融入产品的人性化播报,提高产品的交互性。
安徽省经信委副主任柯文斌介绍,“中国声谷”已入驻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盾、赛为智能等100余家企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随着各类政策叠加的效应显现,安徽省创新创业热潮持续升温,正经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科技大省的转变,创新氛围愈加浓厚,结构不断优化的特征更加明显。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夏辑介绍,目前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310家,成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4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48家,全省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18家,其中国家级24家,集聚了3万多名创客入驻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