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烈士墓
中安在线讯 据黄山晨刊报道, 陈龙又名陈林盛,1898年生于祁门县闪里镇(当时为闪里乡)大桥头,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祁门入党较早的革命志士之一,曾担任大桥头支部宣传员、区委委员、县交通部长等职。1935年的一天深夜,在组织突围时,陈龙不幸牺牲,年仅37岁。
近日,记者来到大桥头采访,陈龙烈士墓就在公路旁边,与之相隔不远的村庄是祁门县第一个党支部――大桥头党支部的成立地。当年的党支部遗址已不复存在,但那一段历史并没有被时光泯灭。在当地采访,很多村民表示曾听村中长辈说起这段往事。“陈龙是祁门县早期的优秀共产党人,是我们大桥头这一带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当地一位村干部说。
资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初期,鄂豫皖边区风起云涌的农民暴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一批经过暴动洗礼的共产党员和红军骨干通过投亲访友陆续来到祁门,点燃了祁门的革命火焰。如储德明来到西乡闪里南坑投靠同族储老五,在黄土坳教私塾;王乃悟来到西乡大桥头,投靠在王家棚(中阳坞)的同族王英盛,设蒙馆教书;王择夫在南乡侯潭的张家坞,通过本家王荣华的掩护居住下来;施宜传在渚口高源通过同乡关系落脚。同时,王以仁在西乡潘村开小店,王子成在江西浮梁严坑塔(邻近祁门潘村)打长工,安下身来。此外,东乡柏溪的金牛洞、华桥的小坑坞及城内、历口等地轿行里,也有从潜山、宿松、黄梅来的党员骨干和红军干部。
这年冬,在潜山清水寨暴动中曾担任区委委员、游击队长、红军三十四师、独立二师第一团政委的刘仲希,奉宣城特委书记刘中一委派前来祁门,和住在南坑黄土坳的储德明、大桥头王家棚的王乃悟取得联系。他们认为祁门四乡有不少革命同志。为有组织地开展革命活动,必须设法联络,并决定以南坑和王家棚为联络点。他们发动附近同志装扮成货郎、郎中等走访,与分散的党员和红军骨干取得联系,并发展了一批党员,如王英盛、陈正修、陈游、陈龙等。在刘仲希的主持下,1931年3月,中国共产党祁门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大桥头成立,支部书记为陈正修,组织委员陈游,宣传委员陈龙。不久后,闪里、桃源、沿边、潘村等地也陆续建起党支部。到1931年6月,祁门县境内的共产党员已发展到64人,分属于6个支部、两个区委,组织系统开始形成。
这时,芜湖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刘震和上级党组织代表严宽巡视到祁门西乡,和刘仲希、方鼎等在闪里西坑陈正修家中召开第一次党组织会议,与会人员有刘仲希、方鼎、陈正修、王农元、施宣传、陈龙等十余人。会上,刘震和严宽指示祁门革命同志必须继续秘密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要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建立革命根据地,准备成立中国共产党祁门县临时委员会。会后不久,祁门县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的县委――中共祁门县临时委员会在闪里西坑陈正修家中成立。刘仲希任临时县委书记,方鼎任副书记,县委委员有陈正修、王农元、陈龙等数人。
1932年3月,祁门县党组织发展到5个区委、15个支部、97名党员。经上级批准,中共祁门县委正式成立,刘仲希任书记,方鼎任副书记。之后不久,刘仲希又选入徽州工委任执委,县委书记由方鼎接任。
在徽州工委的领导下,由刘仲希负责策动驻祁城国民党五十七师某团兵变。那时一面在祁门、至德、浮梁交界处准备组织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一面策动兵变配合农民暴动。可惜,由于策动兵变工作泄密,刘仲希在祁城不幸被捕,兵变流产,计划中的农民暴动亦不得不中止。刘仲希被捕后,徽州工委转移到歙县小练,祁门县委组织也受到破坏。
1932年11、12月间,徽州工委派员重新组建新的祁门县委,由王以仁任县委书记。翌年6月,小练惨案发生,徽州工委被破坏,王以仁也不幸被捕,7月在屯溪英勇就义。王以仁被捕后,由胡开第接任县委书记。11月,刘仲希在祁城被国民党杀害,胡开第离开祁门,祁门县委停止活动,大批党员转入地下工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祁门县境内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地下发展,到1934年各种革命活动又趋旺盛,斗争愈加激烈,党和革命群众组织遍布四乡。其中在和浮梁交界的南乡,江西浮梁的河东县委成立祁浮第一区,区委书记康麻子领导南乡倒湖、礼屋、奇岭、芦溪、樟村等地革命斗争,芦溪还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在舍会山、宋家山一带,由红军挺进师留下的肖龙开、王赛荣等人,在汪振丰、谢则才、郑茂林等配合下,革命活动扩展到榨里、棕里、拜堂石以及浮梁瑶里周围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支部、区委和县委;际上、黄龙口、岩上、汪村、大洪岭一带,受柯村暴动影响,游击队、农民团、妇女会、儿童团等似雨后春笋涌现,际上和岩上还分别成立过苏维埃政府;东乡的凫峰、赤桥一带,在休宁县委的领导下,革命斗争也轰轰烈烈,全县的革命氛围如火如荼。
这一年,除舍会山、凫峰等地外,祁门县境内曾建立过三个党的组织。一个是以彭玉书为书记领导的祁门县委会,活动范围从城东华桥、小坑坞到西乡的曹村、汪村、正冲、铺岭等广大地区。县委初建于焦坑一带,后由于环境恶化迁到小坑坞,继续坚持斗争。领导成员有汪国中、程志泉、陈龙、汪文炎、马建中、刘春盛等人。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加上党内出现苏承品、张金载等叛徒,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四处搜捕革命者,县委书记彭玉书下落不明,陈龙被抓捕。
另外两个则是际上红色苏维埃和中共石埭县委。其中际上红色苏维埃存在时间极短,主要原因为农历腊月初八黄龙口桥边战斗失利,腊月十三红军又在汪家岭、秋风岭受到严重挫折,加上当时皖南地区革命形势全面恶化,红军主力撤出,党组织从1935年元月8日宣布成立,17日即告解体。中共石埭县委于1934年7月在毛坦河区委基础上建立,下辖5个区委、25个支部、170名党员。8月21日柯村暴动后,在菖蒲还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下设土地部、财政部、交通部、文化教育部。1935年元月,由于国民党残酷清剿,县委解散。
1934年的9月1日,祁门还发生了一次震动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的攻克祁城战斗,300多名红军指战员,由红军战士李修柏当向导,傍晚由西大街入城,经南大街直冲国民党祁门县政府,打开监狱救出此前被捕的陈龙等人,吓得国民党县长芦子明涉水落荒而逃。但是,随着当时革命形势的转变,1935年,祁门境内的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包括陈龙在内的一批早期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的围剿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