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中国科大科考队首赴海南 揭“水中PM2.5”神秘面纱

时间:2018-09-20

○科考队员在海口湾进行土壤采样

○科考队员在海水样本的采样瓶上附标签

○中国科大科考队与永兴岛驻岛官兵合影

“在南海海域,土壤样品中微塑料丰度平均约为每300克6.26个,海水样品中平均为300立方米3.73个。”9月18日,中国科大科考队公布了这一最新科考成果。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由大学生社团完全独立组织策划的海洋微塑料科考活动,也是国内首次向公众发布南海海域微塑料分布数据。

这一组神秘而枯燥的数字你可能看不懂,却是中国科大科考队前后筹划长达半年,并远赴海南进行海洋生态探险的结果,得来极不容易。8月11日,科考队员回到合肥后,将带回的样品经过35轮实验及比对,昨天他们才正式公布了这一结论。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人的肉眼无法识别,被称为“水中PM2.5”。本月初,我国科学家在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从大洋深处4500米带回的海洋生物中检测出微塑料,预警其污染已遍布全球。警钟敲响!而在此之前,中国科大科考队已及时、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于是,经过20多次讨论修改,38页可行性报告被最终敲定。

通过体能、知识等各项准备,包括两名科大少年班成员在内的11人精英团队,今夏奔赴海南,由祖国最南端向北分别探访三沙、三亚和海口市的永兴岛等三岛四湾,历时两周进行土壤与海水采样。

在三亚湾乘船出海考察时,科考队遭遇台风。“船左右剧烈摇晃,基本站不稳,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队员张小说。他们费尽艰辛带回来的21个海水样品和14个土壤样品如同宝贝一样被“捧”回实验室。“海水样品一打开,立刻散发出阵阵恶臭,实验队员只有赶紧加以化学处理再进行下一步实验。”据领队任文轲介绍,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微塑料表面具有粗糙、多孔等特点,这种变化会使微塑料表面积增大,从而可能增加对污染物的吸附力。通过分析海口市三个海湾的微塑料丰度和城市用地规划,他们发现,人口密集、生活垃圾较多的地区土壤微塑料丰度也较高,由此猜想较工业废弃物而言,生活垃圾更可能是导致微塑料丰度上升的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越来越多人在关注环保大课题。“科考几乎每个环节都通过媒介直接面向大众,我们更想把微塑料污染问题宣传开来,唤起大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任文轲说。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微塑料研究机构专家张志锋。他充分认可此次科考的首创性,认为是“公众参与、认知了解海洋微塑料问题现状、风险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本次科考视频将在明天举行的中国科大60周年校庆上亮相。实验学术论文完善后将公开发表,结果将进一步补全我国微塑料分布图,有利于我国调查微塑料来源、分布以及后续研究和防治,时时警醒世人。

(实习生葛清政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王蓉)

释疑

科考队缘何选择海南进行微塑料考察?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海南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以来,海南从一个较为封闭落后的边陲岛屿,发展成为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可以说海南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最迅猛的三十年,随处可见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留下的痕迹。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之后,海南省也积极投入行动,推动内外对接,加大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和开放力度,努力发展海洋经济。海南被称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中连接国内与国外的中转站。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与东盟许多国家隔海相邻,拥有海口、三亚两个现代化港口,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海南省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动,海南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海南观光旅游,由此,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延伸阅读

微塑料的危害及国内研究情况

微塑料一般定义为:尺寸介于0.2-5.0mm的塑料粒料、微纤维、塑料颗粒、泡沫塑料或者薄膜等,人的肉眼几乎无法识别。

197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沿海首次发现微塑料后,在全球各地的水、沉积物、生物体中不断发现微塑料,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入海口、海港、海岸带等地尤其多。

随着对微塑料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大的危害。由于形状、颜色多变,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粒径范围与浮游植物相近,海洋中的微塑料很容易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他海洋动物等产生影响。微塑料还可以为病毒、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影响浮游植物分布,进入海洋生物消化道或进一步转移到组织中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甚至通过捕食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对高等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微塑料可以作为海水中痕量化学物质的吸附载体,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微塑料污染甚至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一样是人类面临的同等严峻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内对于微塑料的研究最近十年才逐步展开,呈快速发展趋势,专门成立相关项目研究此问题。虽然国内已有的研究调查范围都比较小,但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我国近海各研究区域的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均普遍检测出微塑料,而且分布情况和世界其他近海海域相当。

  • 上一篇:淮南:关爱童心陪伴成长
  • 下一篇:立德修身 凝聚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