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临泉:乡村“美颜”气象新

时间:2018-09-27

临泉县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百日行动”掀起环境整治热潮

“得知要拆掉俺以前住的泥巴房建公园,俺举双手赞成。 ”近日,在临泉县艾亭镇王新村,66岁的村民郜云亭告别居住了三十多年的旧危房,搬进了大儿子家。

“我们把农村环境整治的意义、拆危房建游园广场、美化环境的计划,逐家逐户和群众说清楚,大伙没有不支持的。 ”王新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告诉记者,危房拆除后腾出的空地,村里全部进行了绿化,还计划修建道路、小游园,目前已平整好场地。

今年以来,围绕乡村环境整治,临泉县积极开展“百日行动”,按照“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动员群众、争取社会支持”的工作思路,引导群众破除“旧观念、旧习惯、旧风俗、旧环境”,树立“新思想、新风尚、新习俗、新形象”,全面掀起农村环境整治热潮。

环境整治的主要任务是:把垃圾清干净、把柴垛摆整齐、把废建拆除掉、把巷道硬化好、把旱厕改造好、把危房处理好、把广场建起来,全域打造基本版美丽乡村。在此基础上,把沟塘治理好、让路灯亮起来、把绿化提升好,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通过组织化、系统化、机制化推动,切实做到不花钱解决基本问题、少花钱解决提升问题,把农村打扮得更干净更整洁,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韦伟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回到家乡姜寨镇李庄村投资兴办原生态牧场,发展养羊业。今年6月份,韦伟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主持村支部工作。 “百日行动”中,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每天第一个起床带头干活,自己花钱雇挖掘机整治村里的废旧沟塘,多年的臭水变成了一汪清泉;组织党员带头逐户帮助清理杂物,清除杂草、平整低洼地块、整修道路。村民们都说,以前的村干部是指挥着群众干,现在的村干部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一起动手,一起流汗,这样的村干部我们服气。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成为环境整治的‘发动机’。干群并肩战斗,手拉手行动,再难的问题都能解决掉。 ”临泉县主要负责同志说。

“百企帮百村”合力打造新家园

“以前水沟就是垃圾沟,现在清理修公园,咱村也建得越来越漂亮了。 ”看着家门前的河沟清淤后变得清澈起来,71岁的陶老乡腰庄村村民陶维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村里环境脏乱差,群众不满意,我们心里也着急,但苦于缺资金,村容村貌难以根本改变。这次有企业支持,不仅实施了沟塘清淤、垃圾清理,还建设了小游园、广场,修建了道路、安装了路灯。 ”村党总支书记詹辉告诉记者,腰庄村以前各项基础设施欠缺、人居环境不好,这次在企业帮扶下,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极大提升了村庄的宜居程度,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临泉县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组织100家企业帮扶位置偏僻、基础偏差的78个贫困村和22个非贫困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百家企业积极参与、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一家企业帮扶一个村,整治沟河塘,实现水清以及沟河塘岸坡、空白宅基地绿化;建设小广场、文化墙、公共厕所,安装路灯,对房屋立面进行粉刷整治等。所在乡镇则拆除危房,实现巷道建设全覆盖,户改厕全覆盖,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全面清理,保障施工环境。

位于两省交界处的陶老乡南天门村,是临泉最为偏远的一个村,这里地处洪洼行蓄洪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记者来到南天门村时,只见中心村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道路建设、垃圾清理等。

“全乡共9个行政村,有8家企业进行帮扶。 ”陶老乡党委书记周道锋告诉记者,结合企业帮扶,乡里又整合政府各类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加上村里能人大户的捐助,每个村的投资都在60万元以上。

有了资金上的支持,陶老乡在各个自然村进行美丽乡村“基本版”建设,包括垃圾清除掉、废建拆除掉、广场建起来、巷道全修建、厕所改造好;在中心村再实施提升,包括路灯亮起来、绿化提升好、沟塘全清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百个文化广场”劲吹乡村文明风

走进长官镇柳树沟村农民文化广场,只见四周碧水环绕、绿树簇拥,广场上凉亭、步道、公厕、健身器材等设施配备齐全,村民三三两两在其中休闲锻炼。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废地,堆满了柴禾垛和垃圾,现在改建成了文化广场,大伙没事都喜欢来逛逛。 ”村民李超自豪地说。

为让广大农民群众活动有场所,娱乐休闲有去处,今年以来,临泉县把文化广场建设作为整治乡村环境,有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持续投入1700多万元在全县村庄新建100个农民文化广场,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文化广场建设强调功能配置的标准化,但不追求千篇一律。各个行政村根据现状和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各村广场地块的选择上与乡村整体规划相结合,确保建成一处、绿化一处、美化一处、亮化一处,方便群众。目前,100个文化小广场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有了文化广场和公园,村民们就有了好去处。柳树沟村68岁的李老汉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在,他经常到小公园散步、和村里的老人下棋。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在没修广场之前,村民最大的娱乐就是打麻将、看电视。现在有了广场,每到下午,累了一天的村民可以在广场下下象棋,跳跳舞,感觉乡亲们更亲热和气了呢。 ”

“以往送电影下乡,选择场地就是一个难题,近的场地太小,宽敞的地方又距群众太远,现在每个村文化广场都修建了大舞台,方便了我们也方便了群众。 ”县电影公司承担着送电影下乡的任务,对于各地修建的农民文化广场,电影放映员由衷“点赞”。

如今,在临泉县各地农村,这种随处可见的文化广场,不仅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和休闲生活,带来了群众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的显著变化。县文广新旅局项目负责人苏云龙介绍:明年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建设130个村级文化小广场,不仅实现中心村游园广场迈向全覆盖,自然村的小游园、小广场也将从无到有,使农村文化广场真正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记者 安耀武 通讯员 赵怀勇)

  • 上一篇: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老旧小区变身“新家园”
  • 下一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逐户走访每个单位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