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小小发明家”用创意点亮生活

时间:2018-11-04

我省选手在赛场展示“气泡式节水方法”。该项目荣获本届全国大赛中学组二等奖。(合肥市科协供图)

今年在重庆举行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省中小学选手凭借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奇妙创意和发明设计,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同时也与各地青少年一起,共同体验了科学之美、创新之妙――

声控摇篮装置 助“二宝”爸妈轻松度夜

“二胎政策开放后,看到身边很多家庭添了小宝宝,家长们夜间为了照顾孩子,经常休息不好,所以我萌生一个想法,用科技手段帮助他们减轻一些负担。 ”近日,来自合肥六安路小学的李梓彤兴致勃勃地介绍起自己设计的智能声控摇篮附属装置。

一套小小的便携设备,可以轻松安装在各种婴儿床上,通过内置语音识别模块接收婴儿哭声并检测强弱,进而控制不同幅度的轻摇,同时还会播放轻柔音乐、童话故事、白噪音,进一步安抚婴儿。如果婴幼儿因为饥饿、尿床等生理问题无法入睡,提醒模块会及时通知父母。李梓彤的创意设计在本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得到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小学组二等奖。

虽然年仅10岁,但李梓彤却表现得十分懂事、孝顺。她在自己的参赛设计说明中写道:“孩子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心存感激。我想把这份对爸爸妈妈的爱,反馈到天下的爸爸妈妈身上。希望我的设计发明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爸爸妈妈们睡个好觉。 ”

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李梓彤自小就是一个好奇心爆棚的孩子,平时看到啥,都喜欢追问为什么。上小学后,她对学校的科学实验班特别感兴趣,坚持了4年。每次上课之前,李梓彤都会主动查找资料,然后认真动手实践,暑假里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夏令营学习。这次参赛,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梓彤整整花了十个月的时间,把项目从想法变成了实物,又不断改进,完成了一代设备到四代设备的升级完善。她说:“通过这次做项目的过程,锻炼了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对课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明白,生活中许多事,只要多动脑筋,就可以得到许多新鲜的感悟。 ”

腿脚仿生训练器 让“久坐族”边工作边锻炼

“包括我的爸爸妈妈在内,现在很多人都因为工作关系,长时间久坐,容易造成亚健康。我想借助我的小发明,帮助他们在坐着时也能进行下肢的锻炼和康复。”来自合肥第45中学的毛智健,凭借自己设计的腿脚往复式仿生智能力量训练器,在本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中学组二等奖。

“很多发明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毛智健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缝纫机的介绍,突然有了灵感:人坐在缝纫机面前工作,双脚一直在踩踏缝纫机踏板,踩踏踏板的过程不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下肢过程吗?如果踏板还能将下肢抬起,人还能向下抗阻踩踏,这样不就既可以活动下肢,又可以锻炼下肢肌肉了吗?

经过查阅资料和咨询老师,毛智健发现这个创意有操作性,缝纫机踏板是典型的曲柄摇杆机构,只要匹配好摇杆、连杆、曲柄的长度就可以实现所设想的运动轨迹。

通过几十次实验,毛智健做出了一代、二代乃至三代的“腿脚往复式仿生智能力量训练器”模型。训练者将双脚置于踏板上,踏板的运动会带动双脚提升、回落,做往复式摆动,可以帮助久坐的办公人群在工作时训练下肢肌肉,同时还可以让腿脚不便的人们在这个设备上轻松地锻炼。

在毛智健看来,兴趣是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和很多“小发明爱好者”一样,他从小就对“积木模型拼装、小机械拆卸安装”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面对一堆“小零件”,不断思考探索,搞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小模型。家里的闹钟、各种各样的玩具模型等小物件,他也总是观察来观察去,想弄懂里面的结构,经常拆了装、装了再拆。毛智健说,正是得益于兴趣的培养,让自己和科学越来越亲近,并走上创新之路。同时,由于热爱科学,不断尝新探索,让他更喜欢阅读,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自然对生活的认知,为科技小发明打下了基础。

智能云控停车桩 用信息共享缓解“停车难”

随着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实现停车位信息共享,提高车位利用率,实现车位合理利用,进而缓解停车难。来自合肥第六中学的高二学生伍知行通过观察和实践研究,将物联网技术融入新型停车地锁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云控停车位地桩的共享停车系统,来实现车位管理的信息化。

在伍知行的设计中,首先是一种基于蓝牙通讯技术的智能停车位地桩,可以通过手机遥控实现地桩的控制,利用4G通讯技术、云服务,实现停车位的云管理和云共享;其次,基于智能云停车位地桩信息,搭建了车位共享停车系统平台,实现停车位有无车辆停放信息的收集、停车时间统计以及自动测算收费的功能,最终实现停车位共享,提高停车位利用效率。

“云控功能”“O2O闭环管理”“云地桩智能体”……这些新潮的高科技名词,在这位高中女生的谈吐间运用十分娴熟,丝毫不露怯色。从最初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出设想,到研究阶段实地调研取样,再历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大赛二等奖,在她看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既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伍知行笑着说,日常生活自己虽然并不算内向,但到了公开场合也会十分紧张。最初的市赛阶段,她上台介绍时,只能背稿子,然后对着PPT一个一个地念着准备好的台词,当作品展示出现问题时,还一度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在辅导老师和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市赛、省赛、国赛一路走来,伍知行不断成长,不仅能在赛场上灵活应对评委和观众的问题,在生活中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通过参赛,我收获并养成了‘坚持不懈’‘勤于思考’‘微笑面对’的习惯,这是追随我们一生永不逝去的宝藏。 ”伍知行说。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希望和未来。在合肥六中科技指导老师鲍康胜看来,通过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活动参与,使广大青少年初步领会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其科学素质,为国家创新发展培养更多人才。(记者 聂扬飞)

  • 上一篇:安徽省将争取E级超级计算机等重大工程
  • 下一篇: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大赛 科大讯飞时隔四年再次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