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近期,合肥市妇联调研组深入庐阳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包河区万年埠街道及滨湖世纪社区共治理事会等单位,调研了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情况。调研组建议,建立布局广泛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搭建平台,并注重带头人的培养。
社会组织数量五年增长超5000个
2017年年底,全市社会组织总数达到8570个,相比2012年底的3567个,增长了1.4倍。数量增加的同时,社会组织的类型日趋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女性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逐步向关注社会、关注女性,向妇女儿童提供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维权等方面拓展延伸。
同时,社会组织的组织章程和活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无论是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还是在乡镇(街道)、社区备案的“草根”社会组织,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章程和活动制度。
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
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影响着它的服务能力和质量。调研组发现,当前,以兴趣为纽带成立的一些志愿服务、健身、唱歌等服务性社会组织,在基层得到蓬勃发展,这些组织虽然登记注册,但是因为不生产核心产品,其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受到制约,缺少市场竞争力,影响其长远发展壮大。
同时,社会组织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由于缺少专职人员,尤其是缺少具备管理才能的专职人员,很多社会组织在发展目标和方向上,缺少深度思考和谋划。而随着合肥市社会组织的数量不断攀升,主管部门有限的人力、资金难以应对与日俱增的监督管理任务,在社会组织注册审批后,难以开展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
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搭建平台
针对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困难,调研组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方面,调研组建议,建立布局广泛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引导,对预成立和初成立的社会组织,在办公场地、设备、注册备案和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不断健全基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机制,定期向社会发布政府转移公共服务项目,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搭建平台。在注重带头人培养的同时,将社会组织年检与日常监督、执法查处相结合,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财务审计和现场检查,督促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调研组建议,建设社会组织信息平台,把职能部门对社会组织实行的登记、年检、执法、评估情况和社会各方面对社会组织的评价及时反映在信息平台上,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管机制。
(晨报首席记者方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