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铜陵新闻网报道, 夕阳西下,阳光温暖。在辽宁省沈阳市,99岁的张斌将军和往常一样坐在轮椅上,由87岁的老伴张进推着到小院里呼吸新鲜空气。张进拿着一条老丝瓜让老将军端详。“这是丝瓜,你种的!”在儿子张旭、儿媳陆海燕、女婿张洪川、侄子张勋胜以及记者一行的注视中,老将军夸赞老伴的短短数语和爽朗的笑声,让小院充满温馨和谐。
今天的和平安宁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张斌就是其中一位。采访中,张将军给记者一行描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斗画面。
张斌1920年4月20日(农历)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原桐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幸存者。他身上留有17处伤痕,至今颈部及太阳穴处仍残留弹片。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军区的副参谋长,数十年的军旅生涯,张斌和他的战友们挺身而出,冒着枪林弹雨,为民族独立而战,为人民解放而战。
将军年事已高,平时淡泊名利,但只要回忆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他总是声音洪亮,话语铿锵。“那些大的战役我都参加了,我们共产党人不怕死,只知道抗战救国,勇往直前。”在解放战争中,将军的部队转战华东各地,捷报频传。尤其在淮海战役中,张斌所在部队担任狙击敌人增援任务,激战十七昼夜,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最终部队胜利完成任务,但张斌却身负重伤,昏迷不醒,被增援的友军部队转移至后方治疗。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战役结束后自己的部队因找不到张斌,以为他牺牲了,在后来的纪念淮海战役60周年活动中,参加活动的老将军赫然发现自己的名字被刻在烈士纪念碑上,他由此笑称自己是“活烈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斌和战友们率先跨过鸭绿江,最后一批回国。面对强大的“联合国军”,他们打出了国威。他作为中朝军事谈判委员会第三联合观察小组中方首席代表,亲历了“和平协议”的签定过程。此后,他还作为指挥员,从容应对,率部保卫祖国北疆……
为了民族独立、建设崭新中国,张斌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战功卓著,而对待自己的家人却又是另一番情怀。“我要求孩子们都要好好念书,不能干坏事,不能妨碍别人,不靠自己的关系,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勤俭持家……”张斌说。
老伴张进对此感触颇深。她1931年出生在扬州,从小泼辣能干。1949年10月,野战军74师文工团在扬州招人,她瞒着家人报名参军。参军后不久,就随部队南下到丹阳、昆山,直到福建。抗美援朝开始后,随部队开赴朝鲜,文工团也转成医疗队,到前线抢救伤员。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她这样评价自己的老伴:“他一生大公无私。1974年军区给了一个照顾子女的参军名额,他当时是23军副军长,把这个当兵的名额让给了另一名副军长的孩子。张旭当兵没去成,就下乡劳动,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耽误了。我们家人特别本分、老实、善良,什么事都是先人后己。”
“父亲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他经常跟我说,做人就要清清白白,做事就要勤奋努力。要善待他人,两袖清风,不能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取私利。尽管他当时在岗位上有这个权力和机会,但他对自己一直要求很严格,对我们子女也从来没有什么特殊化,不给我们提供什么方便。”张旭告诉记者,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就是做人要忠诚,要讲孝道,为人要正直,在生活上要俭朴。在这种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做人做事都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张洪川说:“为了学习优良传统,我结婚后特意去了岳父枞阳老家一趟,在老人小时候住的老房子里住一晚,感受一下。过去咱们就是靠着艰苦朴素的精神建立了共和国,下一步还要靠这个建设共和国。”
“他的一些老战友老部下来吃饭,再聊起他们当年的战斗故事,听着就让人很是敬佩。”陆海燕说,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她会常常对照老人们的言行不断修正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这些优良的传统、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身在异地不忘家乡。张斌一直教育子女不要忘本,要善待家乡的亲人。他常常对子女回忆,小时候父兄靠打长工卖苦力养家糊口,仍将自己送进了私塾,他是在桐城三育中学读书时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参加新四军后,是大哥冒着生命危险到驻地送鞋送棉衣。风闻张斌参加新四军,国民党将他的父亲、大哥抓走投入牢中,受尽酷刑。张旭说,当年物资匮乏,父亲对自己要求严格,但老家人找他办事,只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就力所能及提供一些方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再过几个月,张斌就是百岁老人了,而他叱咤疆场、戎马一生的传奇就是我们最值得珍惜、最宝贵的财富。(陆克服 王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