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黄山在线报道, 今年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稳中向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增长12.9%、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提高。财政对城乡社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保障有力,分别增长26.5%、22.2%、13.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1%和9.2%,人均住户存款5.36万元,位居全省第一。
创新引领 新动能加速成长
基于烟雾智能识别、视频图像分析等核心算法,产品能对火灾、治安等隐患及时作出预警,有效避免损失。开发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就是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其负责人黄文介绍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已获得30余项知识产权,产品广泛应用于古建筑保护、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
今年,我市对创新的支持和投入进一步加大,9个项目列入省2018年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获省财政经费支持同比增长45%;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7.06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83亿元,分别增长23.6%、24.5%。1-9月,全市共申请发明专利644件,同比增长160.7%。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运用进一步优化了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了集约化生产,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在近日由省科技厅、财政厅及税务局联合公布的全省2018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中,我市44家企业榜上有名,申报通过率达90%,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2家企业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14家。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较全省平均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4.2%,增速居全省第一。创新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绿色护航 产业内质显著提升
11月11日至12日,2018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暨第二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论坛在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同时还举行了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我市各区县、黄山经济开发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分别与投资方签订10个项目,投资总额达80.7亿元。
“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项目,既有新型工业类,也有旅游休闲类,是我市旅游、文化、生态三大传统优势价值的凸显。”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立足资源禀赋特点加快补齐短板、做足优势,我市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加大新项目招商,促进“老”项目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自2016年初以来各月累计增速始终高于全省,保持较强的增长韧性,工业创税15.3亿元、增长26.5%。代表行业龙头的64家“市级队”企业累计产值增长32.5%,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明显,工业内部结构正不断优化。
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旅游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3.2%。摄影写生、研学修学、户外运动、徽州民宿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山上山下联动、观光休闲并重的大旅游格局进一步形成。随着黄山东部开发、屯溪老街综合提升、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等重点项目的谋划推进,黄山旅游品质将进一步提升。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展开,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更令人振奋的是,近两年,随着大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一些看中我市资源和发展环境的大企业如北京城建、恒大集团、复星集团、联合利华、国药集团、康美药业、广安控股等纷纷落地,对带动全市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做优起到有力促进作用。今年以来全市新签内资项目3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7个,到位资金203.3亿元。
协调并进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前三季度,我市GDP同比增长7.6%,总体处于平稳增长的合理区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有力,同比分别上拉GDP增幅0.06个和0.07个百分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高位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精致农业展现出蓬勃活力,茶叶、粮油生产、特色种养等规模效益不断提高,一批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有机绿色农产品不断涌现。
需求结构升级。有效投资需求支撑作用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创五年来新高,与此同时,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投资总额增长36.3%,同比提高24.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7.4%。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提高0.4个百分点。外贸需求稳健,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2.7%,其中出口额增长27.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