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网报道, “搞数学竞赛是趟浪漫的旅程。”“高考要刷题,这不适合我。”“学数学需要智商,勤奋不是办法,我的天分只能到这里了。”因为在全国奥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合肥一中高三学生马晓阳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成为合肥市2019年高考保送第一人。
马晓阳在全国奥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
不想学数学的奥数达人
当这个身高191cm的帅气大男孩走进会议室时,他手上只拿着薄薄的一张纸,这是他去年比赛的获奖证书,这次的全国一等奖证书还没发到手上。一周前,马晓阳做了自己的选择,最终保送清华大学姚班。在此之前,北大也和他接触做了保送动员。事实上,早在读高二时,北大就已经向他抛出橄榄枝,可以招他进北大的英才班,马晓阳放弃了。这次最终选择保送清华大学的主要原因,就是去清华可以选择数学以外的专业。“大学我不想再学数学了,我感觉自己在数学这方面的天分也就到这里了。学习其它专业也可以发挥数学的特长。”至于未来大学的规划是什么,马晓阳说这是秘密,因为理想说出来就不灵了。
马晓阳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奥数的,初中停了一段时间学习信息化,到初三才重新开始学习奥数。进入合肥一中后他才真正开始接触奥数。虽然已经取得了全国奥赛一等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好成绩,马晓阳还是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天分并不是很高。马晓阳说,选择奥数一方面是兴趣,另一方面奥数对于他来说也是高考的一个捷径。“我不喜欢刷题,但是要参加高考就需要重复做大量的题目,这不适合我。”马晓阳说,他可以花一天甚至一周的时间钻研一道题,但是大量做题不行,自己还不够勤奋。“一道题解答出来后会有渡劫的感觉,搞竞赛是一种浪漫的追求。”
小学时养成学习好习惯
采访中途,马晓阳的爸爸马华带着他的证书来到现场,看到爸爸,马晓阳有些不高兴了。“老师打电话让我把他的证书和奖牌带些过来,他不乐意,怕我‘显摆’。”马华说,从高中后马晓阳就不愿意父母到学校来或者跟着去竞赛城市,因为他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家长插手。不过在高中之前,马华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
因为妈妈是医务工作者比较忙,上下班时间相对固定的爸爸就承担起马晓阳主要的教育和陪伴责任。“我的体会就是家长付出多少,孩子就会回报多少。还有就是要有目标,从小目标开始一点点去实现。”谈到教育孩子的体会,马华表示小学是学习习惯养成阶段,自己和儿子的约定是每天晚上8 点前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这样后面才有时间做他喜欢的奥数和其他感兴趣的课程。马晓阳对游泳和足球的爱好就是从那时培养的,这让他养成了不拖拉、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初中有一个阶段很叛逆,我没骂过他,更不会打他,只是会抓住他明显做错事的机会狠狠批评一次,让他服气。”马华认为叛逆期的孩子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每天去说教,只会让孩子更叛逆,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错的时候去说教,才能起到效果。高二时,儿子放弃去北大的机会,马华虽然觉得可惜,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学奥数需要兴趣和恒心
对于马晓阳“自己天分不够”的评价,他的教练段明贵老师说他太过低调了。虽然不算最勤奋的学生,但是马晓阳学习的专注精神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他能在奥赛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作为合肥一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奥数竞赛总教练,段明贵这么多年来送走了几十位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学生。对于目前社会上奥数培训泛滥且低龄化的情况,他表示学奥数不能盲目,兴趣、恒心、天分缺一不可。“有的孩子看到题目就害怕,没有兴趣,那就学不好奥数。感兴趣的学生应该是看到题目后就兴奋的。”段明贵说,其次就是恒心,学奥数是件辛苦的事,专注力和毅力如果不够就适应不了花一个星期钻研一道题的强度。小学初中阶段的奥数和高中奥数的学习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高中阶段奥数则需要深度思考,需要一定的天赋,因此如果是抱着功利心去学奥数课程是难以取得好结果的。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晓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