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安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是什么样子?本次展会,江淮汽车将带来其生产的第一辆载货汽车模型,而历史上的这辆载货汽车也开启了安徽汽车制造业的征途。
安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江淮造
江淮汽车制造厂前身是巢湖汽车配件厂。1962年,工厂从巢湖搬到合肥。1968年4月,在一个荒岗起伏、稻埂蜿蜒的小厂里,传来了阵阵欢呼声。靠着“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及工人,一辆2.5吨载货汽车在这里诞生。
这个外形上采用了平头设计的汽车,正是安徽汽车产业的第一车,它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随后,厂里挑选了驾驶技术最好的同志将车开到了北京,并得到时任国务院主持工农业生产的余秋里同志的接见。余秋里在鼓励巢湖汽车配件厂继续坚持生产汽车的同时,也表示将大力支持安徽上马汽车项目。就这样,安徽这个汽车制造厂,正式走上了整车制造的道路。
1969年,这台载重汽车首次投入批量生产。在首批20台汽车成功出产后,工厂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这批车定名为“江淮牌”,并提出将巢湖汽车制造厂的名字变更为“江淮汽车制造厂”,至此,江淮汽车始得定名。
造出国内第一条客车专用底盘冲出困境
1990年,制造厂发现了一个机遇,在当时,我国的商用车产品只有货车底盘可以装载,随着客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对客车舒适性、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制造厂决定要搞客车专用底盘的研发,但是,缺钱、缺技术,以江淮当时的状况,什么都干不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厂里员工们决定“忍痛割爱”,卖掉了见证工厂历史发展的发动机生产线,背水一战,为研发客车底盘筹集到300万元启动资金。那时候,现任江淮汽车董事长的安进是汽车研究所所长,从那天起,安进和同事们面对着一条老旧的丰田柯斯达客车底盘,整日在车间里画图计算、敲敲打打……1990年当年,在大家没日没夜抡着大锤的手中,国内第一条客车专用底盘诞生。
没过多久,江淮的客车底盘在全国一炮而红,雪片般飞来的订单把销售人员堵在厂区门口,只好一边催着生产排期,一边安抚客户不要着急。1993年,江淮的底盘产销量突破了万台,其生产的7米底盘占到了全国市场80%的份额。相关系列底盘的研制成功,更是填补了国内客车专用底盘的市场空白,改写了中国客车由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曾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最具影响力50款产品”之一。
江淮大众新能源研发中心计划近期开工
如今,江淮汽车更是走向了国际。目前,其已经建立了覆盖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和东欧1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营销网络。2017年,江淮汽车全年出口量超过6.5万辆,销量排名行业第四位,SUV板块出口超过4万辆,跃居行业第一位。
近些年,江淮汽车还开展了众多国际性的合作,并着力发展新能源车。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德国柏林签署合资合同,宣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安徽省先进制造业“一号工程”扬帆启航。作为我国首个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发布了全新品牌思皓及该品牌的首款车型。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8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签署谅解备忘录。三方将共同开展合作,开发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生产江淮大众车型,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据了解,江淮大众新能源项目研发中心计划于近期举办开工仪式。目前,江淮汽车已明确,计划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达到30%以上。
(晨报记者刘畅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