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9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记者见到非洲小伙博纳德时,他正坐在椅子上,有节奏地拍打着非洲手鼓招揽顾客。
20岁的博纳德来自肯尼亚,与他一同来福州参展的有来自埃及等12个非洲国家的参展商。这些非洲人有的能讲流利的汉语,能熟练地与顾客讨价还价。
博纳德告诉记者,他来中国经商4年了,普通话也是在经商中跟着中国朋友学的。
这4年,博纳德去过新疆、甘肃、陕西、云南、海南等15个省份,“哪里有生意,我就去哪里。”
实际上,博纳德只是一名“伙计”,他所在的是一家在中国注册的木制品工艺公司,主营加纳木果油、角梳、皮革制品。博纳德的年收入3万元,在肯尼亚算是高收入人群。
这些年,博纳德身边越来越多的“老乡”来中国参加展会,推销非洲商品。经过商场历练,这些非洲朋友已经熟练掌握经商之道。他们在国内引进原料,在中国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意圈子。博纳德估计,在中国各地参加展会的非洲同行有几十万人。
与常驻中国的博纳德不同,参展商Btatrice每月返回赞比亚一趟,将家乡的水晶、牙雕、琥珀、面具等几十个品种的产品运到中国销售。他说:“中国的市场很大,原生态的非洲产品很受中国人欢迎。今天海交会刚开馆,我就卖了好几件东西。”
来自乌干达的Arwenyi穿着白色T恤,理着精干的短发。Arwenyi告诉记者,她的中文名叫“王后”。她说,以前对中国的了解仅停留在电影上,认为中国很落后,2010年她的哥哥应福建朋友邀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才明白“中国很发达,中国人很文明友善”。
此后,哥哥就带着Arwenyi在中国经商。如今,她有不少家乡的朋友在广东、北京、福建等地从事展会商品销售。每一场展会,他们都会带几十种产品参展,展会成了许多非洲人走进中国的一个主业。
Arwenyi特别喜欢福州的环境和空气,她说:“我来这里两天了,发现福州特别美丽、空气特别好、环境特别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