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随时可能有电话打过来,随时可能要参与抢救。”1月22日,福建确诊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后,福州肺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一直保持着高度紧张状态。
1月23日清晨,该院呼吸科医生王新航来不及与女儿告别,就赶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所在的连江县医院,参加一场历经八天七夜的抢救。
“他是目前为止病情最重的患者。”王新航回忆说,1月23日,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经过医疗团队长达6个多小时的抢救,才脱离危险。
抢救过程中,要开展气管插管和气管镜检查等操作,医生要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感染的风险极大。“那时心里没有任何想法,只知道,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王新航说。
在福州肺科医院的抗击新冠肺炎火线上,不仅仅有王新航这样拼命的呼吸科医生,还有一群为他们明确诊断提供技术支撑的战友。
“你好,请往前躺点,双手垂直伸过头顶。”福州肺科医院CT室操作间内,穿着洗手衣和隔离服的“90后”技术人员林小隆,正指导不明原因发热的病患精准摆位。操作间外,CT操作员郭祺执行扫描方案。数秒后,电脑屏显示该患者肺部CT影像。
“我们必须直面发热、疑似或者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前来检查的人数都在50至60例之间,遇到体弱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不仅需要从旁指导,还需要搀扶等。”郭祺表示,扫描只需要几秒钟,但是指导患者要花费较长时间,这些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高峰时,要为近百名患者拍胸片和CT扫描,常常工作到凌晨2点。”
在面积不大的检验室里,两名检验科医生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自疫情发生以来,福州肺科医院检验科科主任黄明翔带领28名检验人员实行三班倒,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
“检验室检测的样本包括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粪便等,高峰时一天检测标本量在200份左右。由于这些标本风险比普通标本大,我们的工作量和付出的时间也相应增加。”据黄明翔介绍,为了节省防护服,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至少4小时才出来。为此,要尽可能少喝水或不喝水。考虑到检验室有温度要求,不能开空调,一个班下来,工作人员早已全身湿透。(记者 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