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7日讯 据福建卫生报报道:暑假才刚过半,儿童意外伤就频发,其中儿童骨折尤其高发。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小儿骨科统计,从七月初开始已接诊五六十例骨折患儿。
其中最小的才1周半,最“惨”的3个月内骨折两次,最能“忍痛”的拖了4周才就医。仅7月13日一天,永安总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郑凌云团队就为6名四肢骨折患儿进行了微创手术。
8岁“老病号” 3个月摔骨折两次
上午9点45分,8岁的小玉刚拆石膏没几天,又到永安总医院小儿骨科“报到”了。
和三个月前一样,因为走路不小心滑倒,左前臂(左尺桡骨中段)骨折,桡骨移位明显。
“这次就没办法保守治疗了,要微创手术治疗。”永安总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郑凌云说。
下午4点40分,一对夫妻带着8岁的儿子小宇找到郑凌云。
小宇一脸痛苦说:“右手腕好痛,刚才在游乐场玩,我从滑梯滑下来,还没起来,其他小朋友就滑下来了,压到我的手了。”
郑医生到病房查房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平均有25%的儿童发生外伤,其中10%-25%为骨折。
郑凌云提醒,目前,儿童户外活动有玩滑板、玩轮滑、骑自行车、跳蹦蹦床等,这些游戏都有潜在的危险性,家长应监管到位,看好孩子,阻止他们做过于危险的动作。
同时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玩耍时戴好头盔、护肘、护膝等防护措施,不拥挤不推搡。
被 “土医生” 耽误的右肘
郑凌云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骨折发生前都有明确的外伤史,但小儿骨折有其特殊性。
一方面,部分患儿可能表述不清或者担心被父母训斥,没能跟父母讲。
另一方面,孩子的适应性较好,骨折早期感知痛感,会哭会闹,但不久就适应疼痛了。
因此,在儿童骨折的早期治疗上,常见家长忽视而贻误治疗的情况。
他讲到,暑期接诊的一个5岁的女孩燕燕,到院就诊前的4周摔伤右肘,当时家长带她去找街上的“土医生”。
“土医生”信誓旦旦说“拍片是浪费钱”,简单绑扎后就让他们回家了。
三四周过去了,燕燕已不喊疼了,但家长发现她的手活动依旧不灵活,这才带她到医院就医。
受伤4周后燕燕右肘部影像
“我检查后,发现燕燕功能受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郑凌云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受伤后局部出现肿胀,并且不让人碰,或不能照常活动,就要警惕孩子出现了骨折现象。
当发现孩子骨折了,家长要先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利用家里的三角巾、毛巾、厚纸板或者木片等,对孩子的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包扎。
局部制动,避免骨折断端移位;早期可以冰敷,但不可热敷或给孩子按摩。
家庭急救后,需及时送往正规医院治疗,不要听信农村一些偏方或土方,以免贻误病情,影响恢复。
郑凌云介绍,医院对于小儿骨折的治疗,通常考虑小儿骨骼的特殊情况,多采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
如果保守治疗不成功或关节部位骨折,即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永安总医院小儿骨科有成熟的闭合穿针固定术、闭合复位弹性钉固定术,可实现微创治疗骨折。
骨折后 不可过“补”
“我们还常看到一些家长以为孩子骨折后需要补充营养,给10岁不到的孩子大补,给孩子熬各种汤,给孩子过度服用各种补钙合剂、三七片、跌打丸等。”
郑凌云指导,对于伤前没有什么特别疾病的孩子,仅是骨折的话,并不需要特别增加营养,更不可过度“温补”,以避免导致过度的肥胖而形成对骨头的压力,或形成以后的偏食挑食习惯,增加儿童成长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