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7日讯 据湄洲日报报道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16年以来,我市已投资12亿元用于黑臭水体治理,新建污水管线183公里,完成2轮清淤10万立方米,截流污水直排口207处,提标改造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初步实现了不黑不臭。
因水而兴、因水而立。经治理排查,我市有黑臭水体6条24.86公里,均在木兰溪流域。近年来,我市将黑臭水体纳入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统筹推进,为黑臭水体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区两级政府分别成立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挂帅,市长担任组长,各区主要领导是黑臭水体治理主要负责人。开展系统治理,在城市建设中优化空间布局,划定生态红线829.5平方公里,保留南方河网城市风貌,因地制宜,统筹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等相关工作。
我市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面谋划2019-2020年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措施,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五、四、三”,就是“五个全域”“四类工程”“三大保障”。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为重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全域覆盖、全域贯通、全域收集、全域处理、全域管养”,2020年将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
针对存在的不足,共梳理了486个问题点,策划生成了77个项目,提出了四类工程措施。一是对入河排污口因口施策,大力实施污水收集、雨污分流、合流溢流控制等工程,实现“晴天污水不入河、雨天污水少溢流”;系统开展管网新建、排查修复和混错接改造,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二是科学实施河道清淤疏浚,至少每2年清淤一次,完善沿河垃圾清理和转运保洁体系,新建垃圾收集点31处,形成清爽洁净的河道岸线。三是恢复河道生态驳岸9.7公里,建设生态湿地14.9公顷,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岸线。此外,全面贯通5处断头河,科学制定生态基流调度保障机制,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和上游水源对河道进行补水,保障河道生态基流。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省生态环境厅对各地市黑臭水体开展季度水质监测,我市已连续7个季度水质指标监测结果符合消除黑臭水体要求。同时,我市也通过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评审,获得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称号。(湄洲日报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谢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