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节奏相伴,福建泉州借由申遗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2020年我国申遗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作为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代表性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印记更加鲜明。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最为成熟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被认为在与农耕文明的相互冲突中融入了中华文明史,而对于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们却往往认识和重视不够。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究其根本是中华文明母体的农耕文明把人和土地的关系推向了极致,加之尚义反利、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伦理型价值观念,抑制了对中国历史上丰富的海洋活动的记述和传播。中华浩如烟海、极为厚重的典籍文本遮掩了中华海洋文明的光芒,而今人学者囿于内陆农耕文化的视野和思维,对中国历史文化仍作陈陈相因的解读,使得充满逐利冒险传奇的海洋活动和以商业文明为内核的海洋文明的记述和传播,很少走进各类权威文本和国人思维,这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中华文明多样性的认知和影响力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根据考古发现、典籍文献和域外文字记录表明,中国海洋文明与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久、不曾间断。但客观而言,中国面向海洋、开拓海洋、经略海洋的历史极为跌宕起伏,总的规律是,当朝野上下同心同欲时,海洋商贸活动风正帆满,产生了富国裕民的显著财富效应;反之,当封建王朝与民间社会价值取向相逆时,海洋商贸活动处处受到掣肘并走向边缘化,导致国弊民穷直至备受外族欺凌。历史蕴含真知,理念指引方向。中国历史上极为丰富生动的海洋商贸实践活动,推动人们从“形而下”的现象认识,上升到“形而上”的价值共识,其意义可谓深远而宏大。
海洋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增益补强体现在多个方面,它赋予了中华文明更加务本的品格、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恢宏的气度,不仅与当今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而且能够为治国理政和应对国际竞争挑战提供重要启示。与16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海上殖民贸易形成鲜明对比,从中华文明、世界海洋文明的高度和视野讲好宋元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故事,改变当今国际上中华海洋文明话语体系整体所处的弱势和边缘状态,有利于破除“欧洲文明中心论”,还原世界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本来面目。中国海洋文明无疑是我们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文化资源。
“古泉州(刺桐)史迹”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不仅是申遗项目名称的变化,而且将申遗遗产点从16处增加到22处。这些遗产点包括了海洋贸易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水陆交通网络,共同反映出10-14世纪泉州作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所具备的制度保障、多元社群、城市结构、商品产地、运输网络、整体布局等关键属性,见证了积淀并传承至今的多元共荣海洋商业传统。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的意义,不仅在于充分印证古老中国具有强大的海洋文明基因,并在历史上借此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指引下生气勃勃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力,进而有力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是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趋势。
泉州曾经列入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城市;改革开放40多年来,这座城市秉承海洋品格,勇闯天下、爱拼敢赢、合作包容,充分发挥民间活力和开放动力,实现经济增长近1000倍,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历史与现实交汇,当下与未来相接。我们期待泉州申遗成功,不只为这座城市以历史荣光获得桂冠而自豪,更是寄望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以大海般的文化自信代言中国、昭示世界。(来源:人民网 文/游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