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宏娇/图
台海网11月26日讯 据福州新闻网报道 25日,福州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召开。“十三五”收官,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亮点?“十四五”启航,发改、工信、商务、金融各领域将如何发力?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市发改委:从“五高”发展 迈向三大跃升
【回顾“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福州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城市发展高能级、经济发展高质量、人民生活高福祉、生态环境高颜值、社会治理高效率“五高”发展。
综合实力跨越提升。GDP连续跨越四个千亿级大关,2019年完成9392.3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目标。GDP和人均GDP均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十,比“十二五”末前进3位。
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建成区面积增至3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780万人。2016年~2019年,新区GDP保持年均增速10%。福州GDP占闽东北协同区比重57.3%。
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加快“三个福州”建设,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形成5个千亿产业集群、16个产业基地。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53.6%,较2015年提升4.9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建成全市“一号、一窗、一网”政务服务体系。入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信用排名由2016年的第25位升至第3位。2019年进出口贸易额252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5.3亿元。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2019年底,学前幼儿入园率与普惠性幼儿园学额覆盖率均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全省率先实现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铁路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地铁1号线、2号线通车运营;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机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奋斗“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将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力争GDP保持中高速增长,推进城市、人口、经济规模跃升。
拉开发展框架,实现城市规模大突破。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建成区面积达600平方公里左右。联通“海丝”,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和国内一流枢纽机场。加快推进建设城际铁路F2线(莆田至长乐机场)、F3线(宁德至长乐机场),通过接轨国铁网络,实现“高铁进机场”。
坚持“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谋划闽侯、连江加快融入主城区,推进鼓台一体化发展,拉伸城市发展框架,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左右。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规模新跨越。谋划建设“中国东南科学城”和一流大学城,构建万亿级环城科创走廊。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培育万亿级产业园区,实现“54321”雁阵式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助力人口规模大跃升。深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力争“十四五”末城区常住人口超500万人。
市工信局:建设制造强市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回顾“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福州市工信系统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优服务。
工业总量突破万亿。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2位、东部沿海省会城市第1位。
新增纺织化纤、轻工食品两个超两千亿产业。五大千亿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由2015年底的21.8%提升至2019年的26.3%,产业培育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企业研发中心成倍增加。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0家、省级4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7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百亿企业总数占全省三分之一。规上工业企业数从2015年的2302家增加到目前的2589家。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被授予全国首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称号,入围全国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窄带物联网水务项目规模商用,建成全国首个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上平台”工业企业达1700多家,通过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99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新增4家千亿园区,实现零的突破。扎实开展软件园“一园多区”建设。晋安湖、东湖、旗山湖“三创园”启动开发建设。
【奋斗“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把发展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引擎,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扶引百亿龙头。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产值超百亿元企业(集团)20家以上。
加快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全市形成6个超千亿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5%。
全面推进园区建设。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提高“亩产效益”,推动成为制造业发展重要平台和引擎。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工厂、灯塔工厂,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突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创新联盟,开展关键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
市商务局: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链现代化
【回顾“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福州市商务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首届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城市论坛”。罗源湾港区2018年通过国家开放验收;闽江口内港区马尾琅岐码头2#、3#泊位2019年对外开放。福州口岸奖励提前报关的做法在全省推广。福州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福州保税港区提升优化为福州江阴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产业转型成效显著。获评“2018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建设20条夜色经济街区。智慧商圈可视化管理平台、智慧零售、智慧旅游等3项工作全国首创,智慧平台、智慧消费等2项工作全省首创。
商务惠民持续改善。2016年~2019年共升级改造农贸市场43个。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7-ELEVEN在福州市开出首店,福州市便利店建设成功经验在全国商务系统推广。
【奋斗“十四五”】
未来,市商务局将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大力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打造更多新的高端产业集群和“单打冠军”,为优化供给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
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和根植性强的优质外贸企业,引进一批外贸规模上亿元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外贸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打造更多的综合性或专业化服务业楼宇、园区,新建和培育一批更大规模的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提供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打造服务业产业链。
打造区域型物流集散中心,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
持续推动实体零售转型升级,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加快商业步行街提档升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博览会”“购物节”“消费季”等特色促消费活动。
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降低进出口环节收费,提升跨境贸易水平。
市金融监管局: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三个高地”
【回顾“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福州金融业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三大任务,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9年金融业增加值跨越千亿大关,成为“支柱产业”。组建市金控集团,初步形成“投、基、保、租、理、链”等多元化金融板块,推动设立4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入驻企业3643家,初步形成“保险楼”“私募楼”等特色金融楼宇,海峡基金港、马尾基金小镇、软件园数字产业基金大厦等发展模式获省政府发文推广。
全市上市公司达88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6家,市值近9500亿元,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发起及参与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共18支,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129.5亿元。获评“中国创投20年最具潜力城市奖”。
推动设立400亿元抗疫专项信贷额度,在榕银行机构对防疫企业及各类受疫情影响企业已发放贷款超3100亿元。加快推进自贸区金融创新,共发布五批80个金融创新案例,推广全国首批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全国首发电子汇总征税保函、全国首创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白名单制度等创新工作。
全省首创“债务重组+破产重整”双轨模式,全省率先设立100亿元市级上市企业纾困基金,推出全省首个“套路贷”“现金贷”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市首家金融检察工作站。
【奋斗“十四五”】
“十四五”时期,福州金融业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三个高地”:打造海丝核心区金融中心,推动构建金融发展新格局;打造产业金融创新示范高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数字金融创新发展高地,推动金融要素高效集聚;打造海上金融合作先行高地,推动金融创新开放发展。(来源:福州新闻网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