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几个月牟利36万!福州一男子因这个“生财工具”栽了

时间:2020-11-26

“六合彩”经营团伙分工明确

数月间非法牟利36万余元

台海网11月24日讯 据“新闻110”报道 黄某某是一名空调装配维修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吕某某、陈某某处了解到了一个“生财工具”——“六合彩”投注。

黄某某认为,“六合彩”投注方式较为隐蔽,不易被公安机关发现、抓获,且自己只是在空余的时候经营,更不容易引起注意。因此,虽然明知通过“六合彩”牟利是违法的,但他还是动了“歪脑筋”。

决定经营“六合彩”投注后,黄某某、吕某某、陈某某三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吕某某通过自己的“人脉”,寻找想购买“六合彩”的人员

吕某某将买家的钱款和投注意向

发送给黄某某和陈某某

黄某某和陈某某

自行寻找

非法“六合彩”网站

进行转账投注

就是在这一来二去之间,他们三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销售了“六合彩”约36万元。

那么,他们的“买卖”是怎么被公安机关发现的呢?

原来,在吕某某所居住的小区内,还有其他违法经营“六合彩”投注的人员,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将吕某某等人供述了出来。随后,吕某某、黄某某、陈某某等人落网。

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向晋安区检察院移送审查批准逮捕。

“少捕 慎押 少监禁”

让犯罪嫌疑人化身社区公益服务志愿者

经过经办检察官仔细地审查,考虑到黄某某等人都是初犯、偶犯、社会危害性不大,且从头到尾都认罪认罚,所以,晋安区检察院主动适用宽容司法,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不捕≠不诉,黄某某等人还是要对其做过的违法行为负责。但由于当时正值疫情蔓延之际,如何处理黄某某等在办的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就成了一个难题。

• 倘若日后法院判决重新羁押,那么就可能对看守所、监狱的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 如果轻易作出不起诉决定“一放了之”,犯罪嫌疑人又难以得到教训。

通过一次次讨论、研究,晋安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犯罪嫌疑人担任社区公益服务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承担起社区防疫任务。

这样一来,不仅能推动认罪认罚在检察环节的依法可用尽用,还能改变以往轻易作出不起诉决定“一放了之”的困境,以司法的宽容性推进社会综合治理。

在晋安区检察院深入社区调研、获取多方意见后,创新性启动了认罪认罚诉前考察机制。

晋安区人民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主任江斐:“认罪认罚案件诉前考察机制是晋安区人民检察院在新冠疫情防疫期间的一个特殊探索。黄某某是第一位成为社区公益服务志愿者的犯罪嫌疑人,对他进行不捕,并建议法院对其适用缓刑,很好地平衡了防疫任务和刑罚执行方式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一放了之”,同时也为社区防疫注入了活力。该案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少捕 慎押 少监禁”的司法理念。”

据了解,在担任社区公益服务志愿者期间,黄某某充分发挥了职业特长,不仅完成了社区公益服务考察期限,还在公益服务结束后自发发动工友加入热心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行列。

2020年11月11日,该案经一审判决,晋安区法院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对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这是福州市首例适用该机制并作出建议适用缓刑决定的案件。

自2020年3月晋安区检察院建立认罪认罚诉前考察机制,已累计开展协助交警大队更换电动车号牌、垃圾分类、交通劝导等公益服务112人次,公益服务时长达5097小时,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双赢多赢共赢。(来源:新闻110)

  • 上一篇:聆听福州船政历史,感受文化厚重
  • 下一篇:恭喜!平潭两单位一家庭获全国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