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
――嘉峪关市项目建设综述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曹义成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突出项目带动,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机遇,找准政策切入点,从宏观政策中挖掘项目、从各类规划中对接项目、从优势资源开发中派生项目、从群众需求中编制项目、从补短板中策划项目,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发展缓中趋稳、稳中有进。
2017年,嘉峪关市计划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0个,总投资3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5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50个,亿元以上39个,10亿元以上12个。1―5月开工建设64个,项目开工率71%,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重点项目建设正在成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引擎。
突出文旅融合 推动三产发展
嘉峪关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旅游大省的战略部署,突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全域、全季、全业旅游产业,打造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消费型城市,成功入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加大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和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全力推进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峪泉古街古镇(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旅游连接公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5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湖房车营地、嘉峪关国际航空城2个项目的前期推进工作。其中,南湖房车营地项目是嘉峪关市与甘肃省民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集高端住宿、综合体验、自然观光于一体的公园型房车露营地;嘉峪关国际航空城是与上海丰野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集立体治安执法、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和航空旅游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启动《丝绸之路彩绘艺术大观》和《嘉峪关文化丛书》两大项目。切实加大对关城文物景区、方特欢乐世界、魏晋墓壁画、草湖湿地公园、黑山摩崖石刻、紫轩葡萄庄园、中华孔雀苑、东湖生态景区、讨赖河大峡谷、“七一”冰川十大景区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以打造嘉酒经济商圈为引领,加大商贸物流业发展力度,全面夯实服务业发展水平。东方百盛、恒基美居、天诚广场、开通大厦等一批商贸中心和宾馆酒店建成投运;铁路综合性货场、天诚美居家居文化产业园、雄关大厦改扩建、嘉丰源大厦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顺利实施,为全市旅游休闲消费型城市再添新的活力。
突出转型升级 推进工业强市
嘉峪关市紧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深化钢、铝产业链,推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按照依托骨干企业做大存量、挖掘比较优势培植增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总量的思路,着力提高产业完整度和产品附加值,实施了一批补链强链项目,铝制品精深加工、汽车制造、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宏汇15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一期工程、酒钢钢结构制造、330KV宏丰开关站改造、索通预焙阳极二期等项目已建成投产;40万吨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粉矿悬浮磁化焙烧选矿改造工程、不锈钢铬钢酸洗线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一特汽车多功能专用汽车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建设;嘉西光伏产业园建成和在建规模达到794兆瓦,110千伏光伏发电输变电配套送出工程已完工。投资3亿元对工业园区道路、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不断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实验室、试点企业28个,研发了汽车车轮用钢、电解铝用预焙阳极、高性能液体水泥助磨剂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取得167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突出宜居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嘉峪关确定为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将嘉峪关市确定为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嘉峪关市把握机遇、立足优势,坚持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核心,持之以恒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汽车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八昼夜滩生活垃圾处理场、城市道路进行改造、城市地下管网、G312嘉峪关至清泉嘉峪关段公路、S215嘉峪关至黑鹰山战备公路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力度;推进嘉峪关机场改扩建、S06北绕城高速公路、新华北路公铁立交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实施了城区园林景观绿化提升改造、森林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坚持用活水资源、巧做水文章,实施了讨赖河环境治理、“两湖一河”生态治理等项目,南湖文化生态园完成园林绿化、调水蓄水、道路基础等工程,人均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米。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1-5月份,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1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1.5%,全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突出产业引领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嘉峪关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引进实施了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带动增收明显的项目。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新城镇成为全省首个村村通省级道路乡镇,新建标准日光温室105座、新建和改扩建养殖小区9个;实施土地开发整理1000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7万亩。农业观光、生态采摘、休闲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累计新建乡村旅馆、民俗客栈33家、星级农家乐73家,酿酒原料、高效制种、苗木花卉、戈壁枸杞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依托嘉峪关关城、中华孔雀苑等景区和宏丰、紫轩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家乐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居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超过51%。坚持把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带动、金融支持、技能提升等一批帮扶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峪泉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和河口村、黄草营村“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实施了一批交通、生态及城乡公共设施等项目,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突出民生工程 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嘉峪关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力办好省、市惠民实事,实施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2017年计划实施雍平、建林、建安等街区改造,改造户数3534套,现已全面开工。持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市一中、六中、酒钢三中新校区、四中教学楼等已建成投用;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胜利路小学教学楼、建林街区幼儿园、福民街区幼儿园、南市区小学及幼儿园、学校运动场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着力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南市区医院建设PPP项目、中医院综合楼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酒钢医院危旧病房改造项目竣工投运。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建成了10家民间博物馆和美术馆,培育了“雄关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城乡文化更加繁荣。持续关注困难弱势群体,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顺利推进,社会福利院、农村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联建项目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