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鱼塘里拉网作业。
被盐碱化的耕地。
当耕地已经无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当生活越来越艰辛,一部分村民选择了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
生物排碱、工程排碱……30年来,为了生存,无数景泰人和盐碱化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离开或许意味着放弃,但坚守就会有希望……
A
曾经的富饶之地
白银市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
1974年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甘肃省首次兴建的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黄河水被提高406米后灌溉景泰川的大面积良田,昔日的戈壁荒原变为富庶的绿洲。这是中国最大的高扬程、大流量的电力提水灌溉工程,被当地人称之为“救命工程”、“致富工程”。凭借此工程,景泰川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列为甘肃省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这里的地是最好的,那个时候我们种出的萝卜有半米长,西瓜小孩子都抱不动,家里的油用桶装。”景泰县草窝滩镇村民刘国安回忆起儿时的情景,满脸自豪。在那个年代里,草窝滩镇因为地势较低,土地经过灌溉后,大量水分沉淀到低洼处,滋养出了一片“天心地胆”(当地俗语,意为最好的)的良田。再加之人口相对较少,灌区的百姓人均耕地达到了2亩。在那个年代里,景泰灌区甚至成了全县范围内的富饶之地。
也是那个年代,许多贫困地区的村民搬迁至灌区,进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B
盐碱地上的抗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景泰县地势相对较低的五佛乡、草窝滩镇、上沙沃镇等地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土地盐碱化现象。即使在前几年,土地盐碱化仍然以每年6000亩的速度不断蔓延,景泰县11个乡镇中有6个位于盐碱区,因碱致贫返贫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29%,受到盐碱化侵袭的耕地超过10万亩,一些村镇耕地盐碱化面积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土地盐碱化,这一世界难题,成了摆在景泰人面前的最大困扰。
“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眼看着最好的耕地被盐碱化侵蚀并不断蔓延,村民们站在地头黯然神伤。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地。”相对于部分村民的离开,绝大多数村民选择了坚守。就像草窝滩镇红跃村的老支书张学明一样,即使他的村子是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即使家里能种的地已经所剩无几。
“我们既然能够将荒滩变为良田,我们就能够把盐碱化的问题也解决了,就算我们这一代不成,还有下一代。”这是张学明的信念,也是每一届景泰县委县政府的信念,更是全景泰人的信念。1988年,景泰县委县政府第一次组织了大规模排碱的工程,开挖排碱渠。
“那个年代县上资金极其困难,这条排碱渠几乎是景泰人用自己的双手开挖出来的。”1988年,景泰县上至各政府机关单位,下至盐碱区的村民,几乎发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开挖排碱渠。靠着手中的铁锹和架子车,历时半年时间,一条排碱渠顺利完工。排碱渠通水时,许多村民在自家门前放起了鞭炮。排碱渠的作用显而易见,盐碱区的耕地迅速恢复,“一公里长的排碱渠能影响150―200亩的农田。”有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景泰县先后修建各类排碱渠道35条40余公里。
到2002年的时候,红跃村近70%的盐碱地修复,再次长出了庄稼。
C
盐碱化治理的反复
但是2002年之后,限于之前的施工能力,人力所挖的排碱渠迅速老化,许多排碱渠坍塌、堵塞,排碱功能越来越弱,有些甚至已经无法继续使用。土地盐碱化再次卷土重来。
排碱渠不成,就在农作物上想办法。2002年,有村民在一块盐碱地里第一次试种了枸杞,没想到这次试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轻度盐碱地里枸杞可以顺利生长,其耐碱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盐碱地上种植枸杞的方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县盐碱区推广。2005年之后,景泰县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枸杞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
即使如此,由于当地有灌无排的现状,盐碱地的面积依然在不停扩大,重度盐碱地的面积也持续扩张,枸杞种植的生物治碱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方法,如果照此发展,总有一天现在的枸杞种植地也将会无法种植。
以刘国安为例,他们一家包括其哥嫂共十口人,但如今一家人种植的枸杞面积不到1亩。无奈之下,他和哥哥只得将仅剩的最后一块地平分,一人两垄。四垄地如何能养活两家十张嘴?种了半辈子地的刘国安不得不撇下家里老小到城市里找活干。
“以前景泰的水,是金水;景泰的地,是银地,这里是块宝地。但是现在,这里的地倒真的成了‘银地’,那是冬天盐碱地里渗出的‘雪花’,连草都长不了。地里的水是碱水,连牲畜都喝不得。”随着盐碱化的蔓延,曾经的宝地,在盐碱区成了贫困的代名词。
D
盐碱地变废为宝
30年的抗争,无论是排碱渠还是种植耐碱作物,在景泰人看来虽然有利于治碱,但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找到一条能够迅速治碱,又能够发展经济的道路,一直以来是摆在景泰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盐碱化重在一个‘碱’上,过去我们一直在排碱,难道碱就一无是处,无法利用吗?”在困境之中,景泰县县委县政府开始组织力量四处走访,寻找治碱方法,直到在外地发现了碱水鱼和虾的养殖方法,并第一次提出了这一思路。
2016年,景泰县委县政府通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并听取了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建议后,第一次完整地制定了“井排结合、抬田造地、挖塘降水、渔农并重”的碱水渔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盐碱水资源,发展现代休闲渔业,修复生态环境。
“井排结合”是以前积累的治碱经验,但“抬田造地、挖塘降水、渔农并重”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却是个新事物。通过开挖深池鱼塘,让高于鱼塘的地下水流入鱼塘,形成可供碱水鱼虾生长的池塘。同时,挖出的泥土可以就近垫高原先被盐碱化侵蚀的土地,抬高耕地让耕地不受地下水的侵害,从而彻底解决盐碱化问题。
“池塘的存在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而抬高的耕地远高于池塘的水平面,也就意味着只要有池塘的存在,地下水位就很难继续上升。”去年,景泰县开始了抬田造地、挖塘降水试验,没想到,池塘里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以及新鲜鱼类受到了广泛欢迎,试验取得了成功,这一做法也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支持。
截至目前,景泰县1200亩盐碱地完成了华丽逆袭,已建成的池塘有效遏制周边耕地盐碱化,效益显著。挖塘降水后的景泰,不但有了新鲜的鱼虾,还有了能够种植葡萄、甜玉米、西红柿等农作物的优良耕地。
就此,景泰县委书记李作璧满怀信心,他表示:“把盐碱地变废为宝,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在这个过程中把集体经济也壮大了,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5000亩改造好的良田,我们计划到2020年达到20000亩,年内要实现10000亩的目标。”
除了渔农并重的新思路,景泰县新修的排碱渠、排碱井都将陆续投入运行。一场盐碱地上的革命,正在景泰川拉开大幕。
文/图 兰州晨报记者 薛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