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双赢产业兴
——安定区“粮改饲”工作侧记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杨世智定西日报记者马国旗刘佳丽
2015年,农业部开始以推广种植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拉开了全国“粮改饲”改革的序幕。2016年,定西市安定区成为试点县之一。
定西是全国“三西”建设的肇始之地,一直以来也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为了吃饱肚子,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定西人栉风沐雨、攻坚克难,不断探索,先后解决了生存、吃饭等问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然而,“粮改饲”的推进,却割裂了长期以来群众与粮食之间的特殊情感,也让人们在探索中想得更多、走得更远。
2012年,安定区因为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谁种地”“种什么”等方面的思考随之而来。
当年年底,一家名叫“甘肃民祥”的牧草种植企业在安定区宁远镇红土村成立。第二年,这家企业流转了10亩土地种上了饲草玉米,并在周边的李家堡、宁远镇等乡镇开始实施青贮玉米秸秆饲养牛羊实验,还组织群众到养牛大户家里观摩。
然而,许多群众对这种情况充满疑虑:长得正旺的玉米棒子连秆子割了交给草厂,到底能不能赚钱?青贮草包在塑料包裹里会不会腐烂?牛羊吃了加工的青贮草好不好?种燕麦苜蓿草是否划算?民祥公司用“实打实”的数据给予了回答:用青贮饲料喂牛羊,不再需要加工草料,喂养轻松,一个育肥周期内平均每只羊增重2.5公斤至5公斤、牛增重20公斤至30公斤;而且饲养环保卫生。
经济账摆在眼前,有的人开始行动起来。借着这股势头,安定区政府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稳步开展“粮改饲”,加快种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探索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发展路子。不仅如此,定西市更是高度重视“粮改饲”工作,专门设立了7000万元草牧业发展基金,用于引进大型企业贷款贴息、林草业科技研发、草牧业合作社补助等。
有了前期的探索和推广,当2016年安定区被列为试点县之后,“粮改饲”工作在当地顺利开展起来。
安定区香泉镇香泉村上沙坡社农民肖富海流转了60亩撂荒地,全都种上了饲料玉米,他说:“一亩饲料苞谷按亩产5吨算,一吨260元,能挣1300元左右。如果再养些牛羊,收益更好。”
李家堡镇麻子川村村民王丛林,以前在苏州通信行业“打拼”,但激烈的竞争也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粮改饲”的政策让他找到了新的创业方向。去年,他从苏州回到老家定西,一口气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始种草。
李家堡镇北川社红土村农民李玉华,不但种了25亩饲料玉米,还常年在民祥牧草打工,一个月能领3000多元的工资。提起“粮改饲”带来的变化,李玉华说:“自从有了收苞谷秆子的厂子,厂门外都排着长龙一样的队,周边几个镇的人都排队交售。对于贫困户,每亩收购价还多40元,籽种都是免费发放。”
今年,安定区饲草产值达12亿元,农民人均草业收入近300元,有2000多户贫困群众直接通过草业增收。
记者了解到,目前定西市已拥有90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320万亩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80万亩全株青贮玉米规模种植,基本形成了陇中紫花苜蓿、甘肃红豆草、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特色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发展适度规模牧草种植户10044户。同时,全市已组建草牧专业合作社1788家,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40家,规模养殖场1000余家,规模养殖村775个,家庭养殖场7217家,规模养殖户10万户,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饲养量达350万头只。建成13条裹包青贮生产线,年产量达100万吨以上,年销售额6亿元左右。
全市农作物结构已由10年前的“粮经”二元结构变为“粮经饲”三元结构;2017年全市牧草增加值达28亿元,农民人均草牧业收入达2000元,全市三年投入草牧产业扶贫资金3亿元,扶持12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草牧业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