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说
补拍场景很正常,关键别让公众产生误解
近日,一段题为“交警雨中推车造假,女记者摆拍”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指出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交警在马路上拦车,假装推车让女记者拍下。这段视频引发网友热议。7月9日,赤峰市翁牛特旗委宣传部作出回应称,当时是为微电影补拍场景,拍摄素材未用于新闻报道。
(据7月10日人民网)
客观来讲,不管是抗洪还是救灾,都会涌现出一些感人事迹。由于这些感人事迹大多都是事后被挖掘出,因此要想将其拍成纪实片或微电影,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补拍去还原场景。由此可见,它与造假摆拍是两码事,属于一种很正常的“剧情”需要,本不值得说三道四。
现在的问题是,同样是补拍场景,赤峰交警为何被网友斥为“推车造假”?谁都知道,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且最看不惯的莫过于公职人员作秀和摆拍。因此当面对交警补拍雨中推车场景,如果不采取避免公众产生误会的措施,就一定换来公众误解后的误传和误骂。很显然,赤峰交警此次补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需要自我检讨的。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补拍场景不被公众误解?在笔者看来,一是做好补拍预告。也就是说,为了不让公众产生误会,很有必要在补拍现场立个告示牌,明确告诉公众这是为还原某个场景在补拍。当公众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就少了好奇心和反作秀冲动,自然也不至于因摆拍引火烧身。二是尽量把补拍现场安排在人员稀少的地方。这样一来,一方面会避免人多嘴杂,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正常公共秩序,以致给城市交通添堵添乱。话说回来,不管是纪实片还是微电影,制作的目的都重在宣教,从这一点说,追求内容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王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