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花绽放丝绸之路
――金昌市加快生态建设掀开绿色发展新篇章
紫金苑景区。本报通讯员祁小松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朝霞
盛夏,来到金昌,人在花城里,畅游花海中,醉在花潮里。原本一座钢硬如铁的工业城市,如今变成柔情似水的百花海洋。
只争朝夕的近五年,金昌市以敢为人先的胆略、创新发展的理念,打造紫金花城,开发骊 古城,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拓展环城林带,建成花博馆、玫瑰谷、七彩花谷、十里花海,改造国家矿山公园,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一批重点区域生态工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的提升,创建了惊艳西部、壮阔美丽的戈壁花城,实现了镍都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
以花为媒,打造城市新名片
金昌,是一座因开发镍资源而兴建的城市。金昌市西南龙首山北坡,是上世纪60年代遗留的露天矿,历经50余年矿产资源开发,采矿剥离产生上亿吨废弃物,堆积在山下。
记者在这里却看到另一番景象:昔日露天矿山披上了绿树红花,井下采矿区变成矿工业遗迹博物馆,采挖车、拉矿车被演绎成参观体验景点……露天采矿废弃物堆积区,变身为休闲怀旧的矿山公园。这是金川集团公司与金昌市委市政府联手,实施环境整治,挖坑换土,引水上山,建成的164公顷金川国家矿山公园。
这是金昌市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金昌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建设,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生态旅游,持续的生态工程、造林栽花、产业转型,将陈旧矿区变成现代新城。
每当春暖花开,金昌市因花而色彩斑斓,绿地映衬着花的海洋,大道伴随花的长廊,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闻风而来,四面八方的旅游者纷至沓来。
全国各地赏花活动纷呈,怎样做出特色?金昌市坚持生态保护、赏花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发展,以花为媒,打造城市新名片,以紫金花为主题元素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成为特色和亮点,实现了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
市中心430亩的紫金花苑,山峦坡地,湖塘沿岸,紫花唱主调:薰衣草绽放一条条紫色花穗,马鞭草开出一个个紫色花球,千屈菜、鼠尾草盛放一串串紫花,形成紫色海洋。与高雅的紫花相配的是金鸡菊,明亮澄黄,金灿灿一片。紫花与黄花构成最为亮眼的色调,相互辉映,和煦斑斓,这也是“紫金花城”的由来。
正值双休日,紫金花苑路边的车辆排起长龙,车牌号有青、新、宁、陕等外省区及周边城市的,游人拥进花海,“干净、漂亮”的赞美声不绝,在花间忘情观赏、拍摄。这些美丽的花朵精灵,带给人们美好享受,唤醒人们心底的美丽情愫。
然而,就在5年前,正值金昌市转型爬坡期,工业城市转为绿色花城,似乎只是一个梦想。一次,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新闻:法国普罗旺斯的游客,因争抢薰衣草拍摄点而械斗。薰衣草那么值得抢拍吗?金昌市于是试种薰衣草,第一年,盐碱地上的薰衣草稀稀拉拉,让人很绝望。但这些看似娇弱的薰衣草,悄悄扎下根,蛰伏了漫长冷酷的一冬。第二年吐露绿芽,开了两茬花,花期4个月。第三年高到人腰,第四年进入盛花期,秋天收获了花籽。据悉,薰衣草属多年生植物,耐旱耐寒耐盐碱,能连续生长14年。
这里的花“越挫越勇”,拼耐力,拼活力,根系朝土里扎,芳香往空中洒。自2013年打造紫金花苑以来,市区绿化、乡村美化、公益林建设中,增加了花卉比例,截至目前,120种、成千上万株花卉见缝插针、开辟疆土,全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134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6%,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21.5平方米;建成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17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生态产业,开辟富民新路子
没有产业支撑的花城,只是一看了之的“空皮囊”,如何避免“赏花经济”昙花一现?金昌以花为主的生态产业,蓬勃兴起。
精明的扬州商人汤毅,看中了薰衣草的花穗可作茶填枕、提炼精油,茎叶可做盆景的商机,在金昌投资5000多万元创办了甘肃紫金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金川区宁远堡镇高崖子村流转800多亩土地开发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已开发出薰衣草健康枕、香包、精油、美肤、盆景、鲜花、贡香等系列产品100多个,其中研发的薰衣草芳香制品荣获2017年甘肃省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公司去年成功培育出薰衣草盆花400盆,今年达5万盆,已预售一空。
高崖子村的300亩薰衣草基地,芳香馥郁,正在田间锄草的村民李芳玲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薰衣草产品的天然品质,公司不让打农药。这里以前种小麦、玉米,不值钱,我把家里5亩地流转给紫金草公司了,1亩地流转费500元,我在公司干浇水、施肥、除草、收割的活儿,1年收入1万多元。”像她这样的近百个村民给该公司打工,公司每年支付劳务费160多万元,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除了招商引资发展花产业,金昌市还培育本土企业。专做服装外贸的陈佳妮女士,2014年创办了金昌花之缘饰品有限公司,开发薰衣草香包等系列装饰品,远销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巴西、韩国等国家,年销售饰品上百万件,销售额900万元。金昌市依托“花城”,培育“生态+”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高端薰衣草香料产业,将农林业一产和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生态产业化,添彩增收一举两得。金昌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要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一条既要生存又要生态、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的新路。”
金昌农民培育花卉苗木,薰衣草花苗已在河西、临夏、庆阳等省内各地扎根,俏销青、宁、陕等省区;花间蜜蜂嗡嗡,农民不仅从事养蜂的“甜蜜事业”,还办起农家乐。金昌市民通过照相机和手机,将花城俏丽形象传播到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来,旅游业蓬勃兴起。紫金花苑里,金昌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金昌中沙旅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兴建了集观光旅游、餐饮酒吧、读书阅览、科研孵化等于一体的火车餐厅,建成了童话般的欧式小别墅、圆木筒式蜂巢宾馆及音乐吧,备受背包客、情侣、沙漠探险游客的青睐。紫金花苑的几排旧平房,砖缝中芳草萋萋,改造成怀旧体验馆,让游客重温童年。紫金花苑崛起婚庆产业,已有来自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全国各地的446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金昌花文化博物馆,花气文心交相辉映,墙体绿色植物生机盎然,成为冬日室内观花赏绿的好去处,单日参观人数最多达到6000人次以上;艺术画廊、艺术展厅、茶艺展厅的油画展、书法展、诗诵会、讲座等活动火爆举行……
金昌市打造“花”产业链,近三年投入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资金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5.55亿元,落地项目52个,荒滩变公园,田间变花园,形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经济”新业态。仅今年“五一”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80万元。
绿色兴城,谋求百姓新福祉
金昌市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亲民、生态兴旅,建成一批老百姓亲身感受、对小气候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项目工程,处处栽花、种树、植绿,让绿化、美化成果得到群众共享,不断传递着惠民的“民生温度”。
在金昌植物园,北方奇特的耐旱植物花卉和大漠景观汇聚于此。一簇簇补血草、花棒、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繁花如星;一丛丛洋甘菊、欧芹、金银花、黄金艾等香草,散发着奇异香味……这里的新、奇、特植物达60余科、120余种、近百万株,由“离离原上草、煜煜漠上花、幽幽香草园、多彩百果园”4个主题园和1个植物种质资源库组成。自2016年10月建成以来,林业专家、学生、园艺工人成了常客,进行科研试验、科普教育、园艺培训。
在金川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铺就出一幅碧水绕岛、鸟翔禽鸣、渔舟唱晚的生态画卷,特别是300亩的薰衣草诗情画意,展现出紫花映湖的水韵风光。微风徐来,水的潮湿混杂着薰衣草的幽香由远及近,醉了游人。这样的画卷来之不易――金昌市将居民用水处理后循环利用,并将金川峡水库农田灌溉后的余水限量泄洪,汇集于此,起到储水、调蓄、景观等生态功能,形成了城市“绿肺”。
在金昌市环城防护林带的3号管理区,记者见到一对新人正在林间拍摄婚纱照,两旁白杨树整齐排列,通过人工嫁接,枝冠相牵,寓意牵手林。爱绿护绿的金昌人,生态文明意识较强,义务植树,享受绿化。金昌市环城防护林带长达26公里、栽树达400多万株、2.5万亩,如同一条绿色长龙将城市包裹,有效抵御了市区西北方向的风沙侵袭,改善了空气质量,是金昌市17年来连续植树播绿的结果,并以每年2000多亩的面积不断扩展。
在环城防护林带的1350亩沙枣胡杨林区,一排排、一行行小树苗迎风挺立,吐露绿、红、黄、紫等不同颜色树叶,美不胜收。“花城红柳醉金秋,何去额济赏胡杨”。金昌市环城防护林管理站站长王发东向记者介绍,金昌林业单位破解了胡杨种子繁育的科技难题,成功培育出30多万株胡杨苗木,其中在环城防护林工程栽植了10余万株胡杨,再过几年,金色胡杨将为紫金花苑增添别样的风景。
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金昌市构建了生态环境、企业效益、百姓福祉的多赢格局,成为绿色发展建设幸福生活的城市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