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霞认真讲解防沙治沙故事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文/图
“我是土生土长的民勤人,我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发誓,我考大学的时候一定要考到南方城市去,再也不回那个缺水的地方。”33岁的孙丽霞是甘肃省博物馆12月28日开展的“美丽中国·生态民勤”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纪实摄影展解说员之一。在她的记忆力里,家乡民勤干旱、风沙、缺水,一直伴随着她的童年和青春。
曾经“发誓”不再回家,如今当起了家乡“防沙治沙”解说员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都是一个星期供应一次水。家里人用架子车拉的大铁桶,拉上一大铁桶水拉到家里,然后用大水缸把水存好。洗完脸的水要洗衣服,洗菜、洗锅的水要去喂羊……”孙丽霞说:“你可能无法理解从小就出生、成长、生活在民勤的我,如何渴望‘水很多’的那种想法。自打上学之后,我才知道我所生活的民勤东、西、北三面都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着,每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2500毫米之多。我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发誓,我考大学的时候一定要考到南方城市去,再也不回那个缺水的地方。”
“就这样,在2005年的秋季,我从家乡民勤考到了湖北宜昌。刚上大一那一年,遇到下雨的天气,我并不会和其他同学那样抓紧时间返回宿舍,而是选择在雨中去狂奔、去淋雨,我舍不得打伞,觉得在雨中奔跑特别美……”孙丽霞回忆着说到:“2005年9月27日,是我第一次看到长江。我想我会一辈子清清楚楚记得这个时间,因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水面时,真的是震惊地说不出来话。那时候我就想,我可能再也不会返回民勤了。”
然而,大学毕业之后的孙丽霞在外地只工作了两年就返回了家乡。
孙丽霞笑着说:“因为近年来家乡防沙治沙成果越来越好,使得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用为生活用水发愁了,所以我返回家乡报考了公务员。前不久我还被选中作为‘美丽中国·生态民勤’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纪实摄影展解说员。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之后,从今天起我会好好完成自己的解说任务,争取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我们武威人民不向沙漠低头、不向沙漠屈服的治沙防沙故事,我为我是一名武威儿女而自豪。”
古浪县北部沙漠治理后,南部祁连山层林尽染(展出图片)
移民区日光温室(展出图片)
沙漠治理后,新建移民区整齐划一(展出图片)
柠条、花棒、红柳与“六老汉”三代人已相互陪伴37年
“我今年77岁,和沙子已经打了36年‘交道’。”在今日的展览中,张润元老人算是一位特殊的参观者,因为他就是孙丽霞她们这些讲解员讲解的故事主角之一——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的第一代“六老汉”中的一位。
古浪县距离孙丽霞的家乡民勤县150余公里,但依然处于腾格里沙漠南缘,依然和民勤县曾经一样,干旱、缺水、沙尘暴。而八步沙则是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一旦起风刮起沙尘暴,就往往连地带庄稼都刮的不见踪影。1981年,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这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不愿再吃着那拌着沙子的饭,他们在承包合同书上摁下红指印,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
“沙地上挖个坑,上面用木棍支起来,再盖点草就是‘治沙指挥部’。白天在沙漠里劳作,夜里蜷在地窝子里。”在张润元老人的回忆中,刚开始的治沙工作是这样展开的:“大风常把被窝吹跑,我们就在冰冷的地坑偎到天亮。后来又挖了个窑洞,在窑洞里坚持住了一年多。1983年,在古浪县林业局的支持下,我们‘六老汉’才有了3间草房。在沙漠中造林,栽上、吹跑,再栽、再吹跑,继续栽……成活一棵树往往意味着栽种五六次。经过观察发现,在树窝周围埋上麦草就能把沙子固定住,树苗就能保住。由此,‘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这句顺口溜成了我们防沙治沙的‘秘诀’。”就这样,那些可以在沙漠里扎下根、活下去的柠条、花棒、红柳,在这片沙漠上与“六老汉”三代人相互陪伴着走过了37年。
然而,相对于这片沙漠而言,时间在这里似乎过得很快,同样也体现在了“六老汉”的身上——贺发林、石满、郭朝明、罗元奎相继离世。37年时间留下的,是一个乔木、灌木、沙草结合的绿洲在八步沙延伸,以前单调的沙丘每逢春天来临之际,就仿佛变成了花海……37年来,“六老汉”三代人累计在古浪县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同时也将昔日的防沙治沙工作,打造成了“沙产业”。
一位参观者从“首届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展板前走过
从防沙治沙,到沙产业、沙经济的华丽转身
“我是2016年7月份进入林场工作的,工作两年以来,我真的是越来越为自己的工作自豪和骄傲了!”同是“美丽中国·生态民勤”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纪实摄影展主角之一的陈树君只有30岁,在八步沙林场刚工作了两年。在他看来:“这次纪实摄影展是一种对我们武威人民抗击风沙工作成绩的鼓励,也是对我们古浪县八步沙精神的肯定。”
“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防沙治沙工作的社会观念转变,以前防沙治沙是‘三分种、七分管’,管护占了很大的比例,而现如今林场内再没有人会来放牧。”在陈树君看来,现在社会各界不仅对防沙治沙越来越理解、越来越关注,同时也有更多的社会公益性力量参与到了防沙治沙工作中。“今年秋季,来自上海的一家企业在我们林场组织了一次公益行的植树活动;随后还有两位外地人,以个人名义捐款种树……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来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八步沙、古浪县乃至武威市的防沙治沙工作,才能让更多的荒漠变成林海。”
“37年的时间,从曾经的人背马驮防沙治沙,到如今逐渐壮大的林下经济、沙产业,八步沙林场实现了华丽转身,实现了向沙漠要‘经济收入’。”陈树君边介绍着图片展里的内容边告诉记者:“2018年,八步沙林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按地入股、效益分红、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公司化林业产业经营机制,流转沙化严重的土地1.25万亩,在古浪立民新村、为民新村2个移民点栽植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基地7500亩,在兴民新村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5000亩。其中被称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初步估计2019年亩产鲜种100公斤,每亩地收入2000-3000元;同样是2019年见效益的枸杞,每亩地可收入1000元至2000元。我们还在林场内发展了养鸡这一林下经济……”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还了解到,在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基础上,武威市不仅进行了栽种经济作物、养殖等“沙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依托沙漠搞起了“沙漠汽车越野赛”“沙漠徒步穿越”“沙漠雕塑”等等的“沙漠文化产业”,使得“沙产业”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一位参观者驻足观看“沙漠徒步穿越活动”等展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