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我和我的祖国】刘川移民新生活――访靖远县刘川镇原技术推广员魏育忠

时间:2019-01-05

【我和我的祖国】

刘川移民新生活

——访靖远县刘川镇原技术推广员魏育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农历腊月将至,老百姓开始准备过年了,靖远县刘川镇街面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热闹。

谁曾想,今天繁荣的刘川是由一片荒滩发展起来的。荒滩是如何变良田造福一方百姓?近日,记者采访了刘川镇农经站原技术推广员魏育忠。

2018年12月31日晚上,记者来到魏育忠家。年近七旬的魏育忠老人,正与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

干净整齐的院子,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冰箱、彩电、沙发等一应俱全。房间里炉火正旺,暖意融融,一家人正欢欢喜喜地准备过新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听完习主席的新年贺词,魏育忠感慨道:“今天的好日子是党和政府带着我们艰苦奋斗出来的。”

新中国刚刚成立,虽然百废待兴,但老百姓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大家共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魏育忠说,那时候父亲送他上了学。

中学毕业,魏育忠成了村子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这让他和后来的刘川建设有了不解之缘。

“以前,我们生活在刘川乡荒草梁村,梁上是旱地,农民广种薄收,生活困难。”魏育忠说,20世纪80年代初,靖远电灌工程让他们从山梁上搬迁到了有水地的平川里。

靖远县刘川电灌工程从靖远县石板沟提黄河水至汪家川,全面完工后,使靖远县刘川、曹岘、若笠等7个乡镇的老百姓受益。

刘川镇荒草梁村移民搬迁的时候,魏育忠是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搬迁一户人家国家补助60元,一口人两亩地。1981年,魏育忠带领村里近70户、300口人搬到了现在的赵趟村。

“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荒滩。”魏育忠告诉记者,刚搬下来条件十分艰苦,“电杆比树多,避风钻沙窝”,但大家干劲十足。没有房子就靠着墙用细椽、茅草搭个棚子住;供水不稳定,就打涝坝蓄水。架子车、马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在魏育忠的带领下,乡亲们用铁锹、铁镐、大锤等简陋的劳动工具整地、修渠,大干、快干、实干、苦干,逐渐使荒滩变成良田。

1983年10月,刘川电灌工程全线通水。哗啦啦的黄河水,经过多级泵站,一路奔腾进入刘川灌区。

这一年,和魏育忠一起搬迁来的几十户人家种上了水浇地,盖起了新房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魏育忠也到刘川乡农经站当了技术推广员。

“种惯旱作农业的农民,不太会在水浇地上精耕细作,我们技术员就先到沿黄河地区学习新的耕作技术,回来再传授给乡亲们。”魏育忠说。

从水浇地玉米“带状种植法”、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到种植新品种的甜瓜和西瓜,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魏育忠一直在乡农经站潜心学习、研究和寻找适合刘川地区生产的农作物。

“上世纪90年代,我们种了将近10年的瓜果,之后由于甜度跟不上消费者需求,就被市场淘汰了。”魏育忠说,这些瓜果虽然被淘汰,但老百姓尝到了种植经济作物的甜头,后来刘川都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经过多年调整,现在洋芋、洋葱、洋柿子(西红柿)这“三洋”蔬菜,已成为刘川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接近4万亩。

按照“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刘川镇还打造出了张滩和来窑高原夏菜、南山尾鲜桃、范窑冷棚种植4个千亩产业基地,培育组建了来窑村龙腾西红柿购销合作社、张滩村富民蔬菜种植销售合作社等5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现在,魏育忠的儿子魏振模做起了西红柿的收购代理,2018年刘川镇西红柿价格很好,魏振模一天最多能收购4万斤西红柿。种植和收购西红柿让他们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经过30多年的接续努力,刘川水利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目前刘川电灌工程已保障了7.2万亩良田,惠及3.8万人。在黄河水的滋润之下,如今的刘川水渠如织,阡陌纵横,林木葱郁,公路沿线移民新居星罗棋布,各类店铺、农贸摊点鳞次栉比,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刘川人奔走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大道上!”魏育忠高兴地说。

  • 上一篇:“新年新衣、温暖行动”暖人心
  • 下一篇:【改革先锋风采】初心不改――记改革先锋樊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