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为渔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记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前不久,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作为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我省领军人才中的一名代表,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作了交流发言。
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能够在大会上介绍自己的成果,张艳萍感到非常自豪,她认为这不仅是对我省渔业发展成绩的肯定,更充分展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
大学毕业后,张艳萍就投身我省水产研究推广工作中,从事冷水性鱼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育种研究,为渔业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张艳萍告诉记者,她的团队主要致力于鲑鳟鱼养殖技术研究,虹鳟鱼是知名的鲑科鳟属鱼,市场需求量大,我省山区及黄河干流上有丰富的冷泉水和大型低温水库,发展虹鳟鱼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世纪70年代,我省引进鲑鳟鱼养殖,但一直存在种质退化、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张艳萍和她的团队潜心开展三倍体大型虹鳟养殖技术研究开发,并与国家有关科研院所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大型鳟鱼诱导制种、苗种培育、无公害养殖、加工保鲜工艺、配套生产机械开发等关键技术,初步构建了适合西北高原实际的大型鳟鱼养殖技术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大型鳟鱼产业发展。同时还带动青海、新疆等地大型鳟鱼养殖迅速发展。
目前,我省鲑鳟鱼产量达4000多吨,产量居国内第三。在团队的技术指导下,甘肃文祥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大型鳟鱼产量已达到2000吨,成为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大型鳟鱼生产企业,2018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我省唯一上市的水产科技型企业。
在不断推动我省鲑鳟鱼产业发展的同时,张艳萍和她的团队还进一步加强黄河上游稀有土著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
在黄河上游水域生活的鱼类大多为我国特有的裂腹鱼类,长期适应高原严酷环境,他们的存在关乎着黄河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上游的极边扁咽齿鱼等6种鱼类濒临灭绝,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为此,张艳萍和她的团队开始对这几类濒危鱼类展开迁地保种及驯化培育研究,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反复试验,最终解决了极边扁咽齿鱼等濒危鱼类的人工授精核心技术,极边扁咽齿鱼、黄河裸裂尻鱼等实现了规模化繁育。
近5年来,省水产所共培植繁育极边扁咽齿鱼等濒危珍稀鱼类苗种200多万尾,组织力量在黄河上游水域投放,努力恢复增加种群数量,改善优化水域群落结构,为修复黄河水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省水产所紧紧围绕鲑鳟鱼育种、渔业资源保护学科建设,组建并依托“甘肃临夏国家级鲑鳟鱼良种场”“甘肃省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在国内首创了同步干导授精法,显著提高了鲑鳟鱼受精孵化率,为我省乃至全国的鲑鳟鱼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省水产所还建立了我省首个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共享平台,构建了甘肃省鱼类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全省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艳萍和她的团队近年来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张艳萍当选为十九大代表,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并连续考核优秀。
张艳萍说:“我是改革开放40年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时代给了我们发展机遇,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求真务实,耐得住寂寞,专注坚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