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记者赵梅通讯员柴玉龙
“开春后,在流转的地里种上青稞和燕麦,再买几头牛把养殖规模扩大。”岁末年初,卓尼县申藏乡冷口村村民张雅萍正在谋划着她创建的合作社今年的营生。
张雅萍创建的合作社,名叫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被卓尼县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和“巾帼扶贫车间”。
张雅萍在清理圈舍
在她的“扶贫车间”的带动下,村里63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户均发放入股分红1600元,摸索出了一条养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谁能想到,这位村里致富带头人,才30岁出头,还是个残疾人?
张雅萍是家里的长女,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走路一瘸一拐。上小学时要翻两座大山,其他同学路上花一个小时,她得再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才能和别人同时到达。这样的求学路,她坚持了6年。
我走的比别人慢,要想不能被别人甩得太远,就得花更多的时间,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走在别人的前面。”张雅萍一直在心里为自己打气。
张雅萍一家5口人,父亲残疾,弟弟妹妹读书需要钱,家里生计一直靠母亲打工来维持。2011年从甘南州藏族综合专业学校毕业后,想打工添补家用的她,处处碰壁。
张雅萍只好回家,帮父母喂牛养羊。待了整整1年,越待心里越是发慌,她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
张雅萍决定要办合作社,可想法一出口,就被家人泼了冷水。“丫头,办合作社不行吧,厂子大、资金多、要欠账,你一个女娃娃家干不来。”
但张雅萍没有放弃,她终于说动了家人。2016年6月,她联合村里的6户贫困户,通过贷款等各种渠道筹资100万元,开办了“卓尼县丰裕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雅萍在“扶贫车间”工作
创业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张雅萍从山西拉回的20头“西蒙塔尔”品种牛,不出半个月,因为水土不服,死了3头。
这可急坏了张雅萍,她四处学习养殖技术,并从临夏找来养殖专业大学生为牛诊治,慢慢的牛长的越来越欢实。
2017年11月,临潭县发生4.3级地震,张雅萍的合作社厂房围墙大部分坍塌,受损严重。虽然没有牲畜死伤,但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她的信心。
就在此时,政府的30多万元救灾资金使她重拾信心,也坚定了要办好合作社的决心。
张雅萍的合作社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发展壮大。牛从最初的20余头变成了150余头,牛棚也建起了5座。
“扶贫车间”里存栏的牛
去年合作社被县里认定为“扶贫车间”后,张雅萍的路更宽广了。她的“扶贫车间”从最初的6户社员发展到现在的12户,吸纳的残疾人也从3人变为6人。
“扶贫车间”外观
以前我们就是靠天吃饭,没有其他收入,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我们两口子入了股,还在这里打工,地也租给了合作社,年底发工资不说,还给分红,哪找这样的好事。”通过工资性收入、租地收入、分红收入等,2018年,合作社社员张才巴拿到了5.2万余元,他高兴地合不拢嘴。
想想自己因为身体残疾的各种遭遇,我就想尽自己所能让大家生活得更好一点。现在,合作社被县里认定成扶贫车间,自己的责任更大了,我梦想今后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张雅萍掷地有声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