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母亲在扶贫车间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2月25日,春季开学第一天。
早上8时,吴海霞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来到了距离学校不远的扶贫车间。她是众多陪读母亲中的一员,孩子开学,她们就要操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以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做饭和接送,基本没别的事。现在有了扶贫车间,不仅不耽误接孩子,还能上班挣钱。”吴海霞对于扶贫车间带给她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高兴,她说,“我在扶贫车间上班一个月能挣2000块钱,解决了生活上的大困难。”
吴海霞是甘谷县六峰镇蒋坪村人,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并不是很稳定。为了陪孩子到镇里读书,吴海霞最初还捡过饮料瓶,但也卖不了几块钱。
2018年以来,甘谷县将扶贫车间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扶贫车间上班的贫困群众每人每月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而且不耽误“务农、顾家”,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的腾达实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悬挂着一张员工工资公示牌。在这个工资牌上,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在2000多元以上,有的熟练工甚至还拿到了7000元。
“春节一过,我们就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制衣服。党的惠民政策让我们实现就近打工和就业,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到钱,心里踏实多了!”担任车间主管的杨托芳说,她曾在北京一家制衣厂打工,年薪20多万元。“虽然收入高,但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老人也需要照顾,我就放弃了高收入,回乡就近干起了老本行。”她说。
“‘陪读母亲扶贫车间’立足部分群众到镇区‘陪读’无固定收入的实际,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是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精准脱贫产业企业。”六峰镇党委副书记王少飞说,经过多半年的运作,在扶贫车间上岗的贫困户,平均每月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这既保障了稳定脱贫,也鼓舞了她们的信心——一直以来只能看家务农的农村妇女,如今成了产业工人,也能挣钱养家了。
据了解,目前,甘谷已经建成扶贫车间48个,实现就业2580人,其中有209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