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业扶贫新引擎
——东乡县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侧记
在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扶贫车间”工作人员生产加工油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赵淑娴
一场春雪过后,东乡族自治县的山川梁峁间寒风瑟瑟,但在河滩镇小庄村巾帼“扶贫车间”里却暖意融融——生产区的30多台机器有序运转,妇女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布料、鞋底、斜边等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一双双精致的布鞋。
东乡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强化包抓责任、优化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整体层次,通过建车间、引企业实现稳就业、促增收,逐步完成脱贫攻坚各阶段任务。截至目前,全县筹建“扶贫车间”58处,投入运营18处,已有740多名贫困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工资达2500至3000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
一
龙泉乡拱北湾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群众增收渠道比较单一,属于深度贫困村。自去年8月开始,村民马秀花成了“上班族”,“从家里走半个小时就能到车间,每天能赚50多元钱。”
马秀花所在的“扶贫车间”由厦门市湖里区投资120万元援建,主要生产加工服装。甘谷腾达实业有限公司派出专业人员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
如今,随着“扶贫车间”遍地开花,许多像马秀花一样的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就业,当地的面貌正在发生改变。
改变源于认识。在东乡县,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共识:扶贫车间是发展产业、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和承接产业转移、稳定易地搬迁、推动就业创业、深化扶贫开发的有效举措。
基于这种认识,东乡县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并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和产业扶贫、“扶贫车间”专题会,研究解决“扶贫车间”建设运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东乡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基层一线指导企业引进、规划选址、建设运营等工作,组织人员到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推进“扶贫车间”向规模化、规范化、普及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县里还研究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扶贫车间”建设、运行、管理具体办法,努力实现企业愿意来、留得住,群众得实惠、早脱贫的双赢效果。
“现在,干完家里的活就来这里上班。”马秀花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们的心里也更亮堂了,只要肯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二
东乡县各级干部们想尽办法、发挥优势、用活资源、动员力量为“扶贫车间”找项目找市场找门路,县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厦门、广州、成都、兰州上门走访、招商引企。
“从厂房选址到开工建设,从招收工人到产品销路,县里给了很大支持。”拱北湾村“扶贫车间”负责人姬东旺说,“经常有分管领导上门来询问情况,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第一时间都能解决。”
据介绍,在“扶贫车间”建设初期,东乡县坚持互惠共赢和“引进来、扶上马、陪全程”理念,通过提供厂房、流转土地、金融支持、落实政策、联合开展“带薪培训”、帮助增资扩产和配套水电暖路基础设施等方式筑巢引凤,吸引省内外帮扶企业入驻。
四川莫名信息科技公司、厦门特利强雨具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入驻,并促成东乡县青年人才“扶贫车间”和雨具生产基地顺利落地,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帮助1000多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东乡县还加强与中石化、碧桂园等帮扶企业和省、州帮扶单位对接,协调“扶贫车间”产品入驻华联超市、中川机场、碧桂园凤凰优选店和中石化、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销售平台和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使企业有收益、群众能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