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不大,作为不小。美食博主马华燕和丈夫李坚用简单的食材精心烹制美食、录制视频并分享,收获百万粉丝。(连志城 摄)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签约作者,成为梅州地区西瓜视频第一美食博主,视频累计播放量达到9719.6万次。“我是马小坏”是李坚和马华燕这对小夫妻的作品。
妻子是掌勺的“马小坏”,丈夫则担任导演、摄像、剪辑师。去年转手餐饮店后,李坚开始用镜头录制妻子在厨房做菜的全过程,并将视频分享在微博、今日头条旗下西瓜视频等网站中。
马华燕快速地将大蒜剁碎,刀身上的“匠”字格外显眼。这柄菜刀也随着她的爆红而受到粉丝的追捧,一些粉丝特地去购买了“马小坏“同款菜刀。(连志城 摄)
用美食视频表达生活态度
蹭蹭蹭、切切切……菜刀切割食材的声音格外麻利,砧板上蒜瓣已变成粒粒蒜仁。新一天的美食视频录制已经开始。
得益于优质内容与夫妻俩的勤奋更新,”我是马小坏“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的粉丝量接近90万,视频累计播放近亿次。(连志城 摄)
今年春节过后,“我是马小坏”的粉丝增长至30多万。当过公司职员、餐饮店老板后,李坚和马华燕夫妻俩决定在家录制美食视频,当美食博主。
尽管是自由职业者,但他们的生活比以往都要规律:通常上午8点准备好早餐,“马小坏”就出门买菜;9点开始为视频录制做准备,一个几分钟的视频常常要录制2小时,还有同样耗时的剪辑工作。如果下午4点没有准时更新,后台就涌入粉丝“催更”信息。
马华燕颈椎不好,而录制过程往往要2小时,她只好在烹饪过程中不时伸展颈部,舒缓压力。(连志城 摄)
在最初摸索期,“马小坏”试过敲了十几个鸡蛋才“通过”一个镜头。即便如今两人配合更默契,但冲洗食材镜头,李坚还是要拍摄好特写、近景、远景等不同画面,一旁打光灯的角度也得随时调整。
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夫妻俩配合越来越默契,但简单的出锅等流程还是可能要重复2、3次才能成功录制。(连志城 摄)
常常刚录制不久,两人背部的衣服、颈后的发丝都被汗湿了紧紧贴在皮肤上。但最热的时候还没到。“一会火一开,不开抽油烟机,那才是真热了。”李坚抹掉脸上的汗珠。减少杂音是视频录制过程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不仅抽油烟机不能开,厨房和餐厅的门窗也要紧闭。
除了灶台,客厅一角桌子也是马华燕和李坚的工作台。他们在这里剪辑、发布视频,还通过微信群向全国各地的西瓜视频签约作者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内容质量。(连志城 摄)
“喜欢的可以尝试一下。”“马小坏”常常以这句画外音为视频收尾。 “我们做些易懂易学的家常菜,更多是用美食分享对生活的态度。”李坚说。虽然很多时候真正跟着视频做菜的粉丝并不多,但能从视频中感受到“生活化的东西”。
与粉丝分享家乡的美景美物
让粉丝向往的,还有夫妻俩的乡下生活。
每逢周末,李坚和“马小坏”都带着孩子回到位于平远热柘的老家生活。这里朴素的田园风光也通过视频传播出去。
马华燕今年6月在平远县热柘收购包装玉米。有了粉丝基础,李坚老家种的玉米供不应求,他们就帮着村里的父老乡亲装玉米。(受访者供图)
今年6月份,李坚在网上分享了自家的玉米地丰收画面,下一秒大量的求购信息蜂拥而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在“头条小店”上架了800斤新鲜玉米,结果1小时销售一空;随后追加1000斤同样很快售罄。
这让一家人很兴奋,尤其是李坚的父亲。“我爸从来都是年初担心作物长势,年尾担心卖不出去。”李坚说村里像他父亲这样的农民还有很多。看到求购信息源源不断,李坚一家就帮着村里的父老乡亲卖玉米。一家人忙了3天才把4000多斤玉米发完。不过由于生鲜包装和物流经验不足,他们这次销售没有盈利。但是粉丝基础让他们对今后销售家乡优质农产品有了信心,并从销售玉米的几公里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源头、出货、物流把控”的经验。“我爸让我把家里几万斤蜜柚、沙田柚也卖了。”李坚笑道。
夫妻俩已经注册了公司,准备销售农特产和自家的柚果,而李坚的弟弟则负责物流。(连志城 摄)
“马小坏”说,目前夫妻俩已经注册公司和商标,准备销售农特产和自家的柚果,李坚的弟弟则负责物流。如今,完成日常视频更新之外,他们抽出更多时间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的微信群向全国各地的签约作者和农业电商经营者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