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朗村村民在家门口编织竹箩。 谭文强 摄
阳春市陂面镇三朗村,人们都习惯称之为“竹箩村”,该村村民手编竹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们喜欢用竹箩装蔬菜、果品、粮食等物品,探访亲朋时也用竹箩装糕点。走乡串户的商贩敏锐地察觉商机,向农户收购竹箩转手出售,一时间手编竹箩发展迅速,三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传承了这门技艺。
夏日午后,骄阳似火。三朗村的一处农户门口,一条条削好的竹篾摊开,晾晒在平整的地面上。屋内,60多岁的村民关分耀将刮刀固定在长凳上,拇指按住刀,纸片般轻薄的竹篾在刮刀和拇指之间拉过,剖出粗细均匀的形状,成为编制竹箩的好材料。关分耀和老伴相对而坐,借着门口光亮,快速编织着手中的竹箩。篾条上下翻飞,他们的手指穿梭交错,不一会儿,竹箩底部的纹路就呈现出来了。关分耀擅长制作高度约25厘米的竹箩,编、织、削、磨等手法娴熟,细细的竹篾在他手中十分“驯服”,他一天最多编4个竹箩。编织过程中,他常常用木棒敲打内部。“这样敲打会让竹箩更加紧实,不容易变形损坏。”关分耀解释说。
三朗村及附近村落盛产单竹,村民大都以此原料,编织不同型号的竹箩出售。为防止竹箩生虫,他们将竹子运回家,初步处理后即进行晾晒,半成品的竹箩也会放在院中晾晒。从选竹、截筒、旋节到起底、立脚、织箩身、绞口等,织成一个竹箩往往需要十几道工序。村民们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就跟着长辈编制竹箩。73岁的村民关分庆擅长制作高度约60厘米的竹箩,常有商贩跟他预定。
“早些年做这行的人多,村里人都靠这个糊口,现在慢慢少了,也就是村里的老人还会做一些。”关分庆感慨。
随着时代变迁,各种塑料和纸制品等替代品兴起。如今,一对高约25厘米的竹箩能卖60多元,剔除原材料价格和运费,所赚有限。村民们也更习惯用布袋、编织袋来装粮食。由于利润薄、耗时长、技术难掌握等原因,手编竹箩这门传统手工艺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出门打工,不再愿意传承这门手艺,导致传统技艺渐渐没落。据悉,三朗村手编竹箩发展极盛之时,村里有500多户从事相关产业,如今仅有二三十户的老人还在坚持。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这种原生态的工具,我们村的竹箩销路非常不错,希望年轻人能将手艺传承下去。”三朗村党支部书记蔡志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