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纺织城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了解创业环境和政策,到佛山市如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体验产业升级成果……上周,三水区大塘镇举办一场大学生交流活动,对象是42名大塘籍大学生。增强本地“青春人口”对家乡认同感,是该镇“人才返乡计划”目标之一。
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和智力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区域发展,定当有充足而结构合理的人才支撑。相比土地、产业等相对稳定的要素,人口的流动性特点为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而本地人口则是其中相对稳定的一股力量。三水如大塘等部分镇街在对外招才引智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吸引本地人才回乡工作的举措,鼓励在外工作、读书的“青春人口”返乡,挥洒青春热血。这些青春力量,何时能释放出撬动一座城市发展的红利?
1 青年案例
舍弃企业工作甘愿回乡扎根基层
去年这个时候,大塘镇永丰村土生土长的刘哲铭还在南海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在炎热天气中不时奔走在工地之间。现在,他坐在永丰村委会公共服务站的办公室内,处理着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一一分类整理,再把重要的信息传递到村民小组和村民。
刘哲铭,去年年底从建筑公司辞职,毅然回到家乡工作,在12月正式成为永丰村委会公共服务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在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时,他首选的工作地方名单中,并没有三水。“以前总觉得外面机会多,薪酬水平高,一直想着往外跑。”刘哲铭说。
以前工作在外,刘哲铭每隔一段时间回家,都能发现村里在发生变化:又新修起了活动场地,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了,村周边的产业兴旺了……“这让我们这些往外跑的年轻人有了盼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感到农村也有很大发展空间。”刘哲铭说。
与企业相差不远的薪酬水平,又能靠近家里方便照顾家人,也能提供满足自我发展需求的平台,刘哲铭果断地回乡工作。相比企业里面单一而重复的工作模式,基层工作显得更加复杂而且繁琐,这对刘哲铭是不小的挑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谈到基层工作体会,刘哲铭总爱引用这句话。他一个人对接组织、纪委、民政三个部门,充当着村民与上级部门的连接器,还要不时协助村委协调纠纷。在党建工作中,刘哲铭更是花费最多精力和时间。由于村里党员很多是老人家,他们不会用微信,刘哲铭为了确保上级文件精神传达到他们,经常逐家逐户敲开这些老党员的家门,把文件精神一一传达好。
看似平凡的一个岗位,却让刘哲铭干出了不少成就感。“每帮村民解决一个问题,每成功调解一次纠纷,每受到村民的认可,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存在价值。”刘哲铭说,工作为他带来更丰富的经历,逐渐积累起基层工作经验,这对他今后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2 用人单位
他们让常规工作有了创新和活力
与刘哲铭同一批进入永丰村委会、年龄相仿的还有另外三名同事,他们或是应届毕业生,或是工作两三年再回来的年轻人。永丰村委会14名工作人员里,包括刘哲铭在内有3个是大学本科学历,其余多数是大专学历。
“过去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数是年龄偏大、学历在高中或者中专水平的人员。”永丰村委党委书记刘国强说。过去,基层经济不发达,基层收入水平较低,发展空间有限,本地大学生更愿意到外面去寻找发展机会,愿意回流的人相对较少。
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导致知识更替较慢,对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制约,这是区内村级干部队伍多数存在的问题。直到最近的工作人员招录中,刘国强感觉到了明显变化:踊跃报名的年轻人数量比以前更多了,而且学历水平都相对较高,不少年轻人都扭转了旧有观念,愿意回乡扎根基层。
新录用的一批年轻工作人员,让整个村委会都显得朝气活力了许多。“他们有很多想法,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常规的工作,这群年轻人却可以给出很多新的主意。”说起这群年轻工作人员,刘国强用“上进”“创新”这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他们的特征。
例如,日常的政策宣传工作,“老一派”村委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一般是:把政策打印在纸上,然后张贴到各自然村的公告栏上。而“年轻派”却把宣传这个事做得“复杂”多了。他们把需要宣传的政策贯穿到村级大小文体活动、文艺晚会之中,把政策要点设置成有奖问答环节,吸引村民主动参与活动、了解政策。他们还组建起一个个微信群,定期在群里发布最新政策和服务信息,无缝联系群众。
在刘国强看来,年轻人才让很多常规工作都“活”了起来,打破了过去单向的、被动的工作模式,让工作效果和存在问题都得到及时反馈,更好地推动基层工作开展。这些年轻的工作人员,都被视为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来进行培养,为村级干部队伍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3 政府探索
增加年轻人认同感吸引人才返乡
一群人,影响一个片区,再影响一座城,这是青春的力量。刘哲铭等一批年轻人才为家乡带来的变化,正是大塘镇实施“人才返乡计划”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大塘镇实施“人才返乡计划”以来,截至目前,成功帮助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招录29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塘本地人才,让曾经外出读书、就业的人才回流到本地工作。
事实上,相比大城市以及位于中心城区的西南、云东海等街道,大塘镇等非中心城区区域在引进人才方面难度更大,要吸引本地人口返乡工作也并不容易。大塘镇委组织办相关负责人说,年轻人对工作充满期待,就业时除了考虑薪酬,还会考虑发展平台能提供的晋升空间。
一旦成功吸引本地人口返乡工作,这个群体稳定性便相当高。“结合本地的产业和城市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我们并不一定要追求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只要能符合农村、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的人,我们都需要。”大塘镇委副书记何顺荣曾如此表示。
对于村级干部队伍而言,大专、本科学历的人才已经足以撬动更多活力。大塘镇一方面“给身份”为人才创造晋升空间,把村级干部队伍纳入财政供养体系,自聘干部获得“身份证”,让年轻基层干部在“两委”有了上升渠道。另一方面,针对待遇偏低问题,出台镇干部调资方案,村级干部平均待遇提升48%。
以永丰村委会为例,刘国强粗略估算了一下,人均工资的涨幅超1000元。“基层干部现在的工资水平拿出去和企业比也有竞争力。”刘国强说,而且镇、“两委”对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有定期学习培训,让他们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
目前,“人才返乡计划”效果在村级已经有所体验,在产业发展领域的本地人才引进,大塘镇还在探索。上周该镇专门举行了一场大塘籍在校大学生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大塘新城区建设规划、工业园重点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增加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归属感。“希望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引他们日后投身家乡建设。”何顺荣说。
4 未来空间
还有约六成应届毕业生可以挖潜
大塘镇等镇街开始着力吸引本地年轻人回乡工作、创业的背后,是三水越来越意识到在保持对外招才引智节奏的基础上,吸引本地“青春人口”返乡的重要性,这是推动地方发展的一股稳定力量所在。
事实上,三水每年培育出逾两千名的高考毕业生,输出到全国各地就读大学,但当中相当部分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都会选择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乃至北京、上海就业。
今年,三水团区委从区教育局拿到了2018届本地大学毕业生的名单,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访问的677名大专毕业生中,明确想回来三水创业就业的有220人,占受访人数的32.4%;接受访问的784名本科毕业生中,明确想回来三水创业就业的有283人,占受访人数的36%。
三水团区委副书记叶俊凯说,在他与众多三水籍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感受到学生回来三水发展的意愿比以往增强,除了一部分明确表明不考虑回来就业的群体,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是表现出不确定的观望态度,观望的学生更多考虑的是就业平台而非地域,如果有好的平台,他们也是愿意回来的。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大专生,明确想回来三水发展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占比不到40%,余下的60%多人里面,持观望态度的人群占比超20%。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反映,三水要吸引应届大学毕业生等“青春人口”返乡工作的空间还是相当大。
人才选择城市的时候,主要考究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能力、提供发展机会能力、提供宜居环境能力等三大方面内容,但对于自高中毕业就离开三水的年轻人而言,要深入了解三水的情况仍是缺乏渠道。
“年轻人想回来三水工作,但他们不知道有哪些可以选择的平台。”叶俊凯说,近两年团区委和区人社局也频繁联动,探索一些方式去打通本地年轻人和三水企业、党政机关部门对接渠道,一方面让他们对三水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客观认识,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找到可以满足发展需求的平台。
区人社局、团区委都有组建起包含三水户籍大学生的交流群,在群里面定期组织活动、发布三水发展信息、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并通过一些名人讲座、青年活动等来让他们深入认识三水。在叶俊凯看来,认识三水,只是推动本地年轻人返乡的一个触发点,要让他们真正返乡、落地,关键是让他们找到符合职业规划、发展需求的岗位,这仍需要更多部门共同努力。
■手记
三水年轻人,
他们想要什么?
2018届三水籍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2300人,相对三水区的劳动力总量而言,这不算是一个小数字。刚从大学毕业的“青春人口”,是最朝气蓬勃、最有干劲的群体。今后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正是从这个群体中走出。
三水今年首次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地对于应届毕业生的重视。如大塘镇等镇街,也已经推出“人才返乡计划”等举措来吸引“青春人口”返乡工作,在村级干部队伍建立上也呈现出一定效果。
但从有意向回乡工作的人数占比来看,三水的“青春返乡”目标确实仍有更多系统性工作需要推进。地方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供需关系,地方能给人才的条件,是否是人才所需要的内容,如果能匹配,双方合作就能成事;如果匹配不了,人才来了最终还是会走。
相比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在三水土生土长,对这个地方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吸引他们回来工作,难度理应比引进外来人口要小。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不考虑回来三水工作的人口仍有较大比重。
政府更应该摸清这个群体的需求,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来?他们对创业就业有着怎样的需求?他们所需求的是否正是三水当下所缺乏的?究竟是供给和需求确实不能匹配,还只是供求信息不对称?只有以问题为导向,确切了解年轻人的所想所需,才有可能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生活的宜业宜居之城。
撰文:梁楚欣
统筹:王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