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近千年历史!“惠阳八景”之桃园日暖将归来

时间:2018-08-21

市园林管理局日前公示的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提到,近期至2020年,拟新增、恢复西子湖、熙春台、观榜台、红花谷等22处景源,到2025年则拟新增、恢复桃花溪、怡园等12处景源,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对惠州西湖未来景观的无限遐想。

该规划草案提到的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定位为“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时记者梳理该规划草案发现,至2025年,惠州西湖将要恢复的人文景点共12处,其中不乏古“惠阳八景”之一桃园日暖、宋代名刹栖禅寺、明代名园泌园等名胜,充分体现惠州西湖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桃园日暖

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惠州人真正有意识地营建西湖,还是在惠州“正史”拉开之后。隋开皇十年(590年),设循州总管府于梌木山(今惠城中山公园),开启了惠州的建城正史,鹅城在西湖东岸崛起,成为粤东军事重镇和政治文化中心,使得西湖与城市的关系愈益密切。

唐代,西湖之畔,逐步建筑了泗洲塔、天庆观(元妙古观)、永福寺等。入宋之后,“鹅城万室,错居二水之间”,惠州人口日益稠密,开始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西湖。人们筑堤截水,“湖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太守陈偁修筑了平湖堤、拱北桥、孤屿亭、湖光亭、芳芷亭等,西湖的水利和游览设施雏形初现。陈偁不仅在丰湖筑堤捍水、叠石为桥、取湖之渔利尽归于民,还提出了 “惠阳八景”,即鹤峰晴照、雁塔斜晖、桃园日暖、荔浦风清、丰湖渔唱,半径樵归、山寺岚烟、水帘飞瀑。“惠阳八景”中,除鹤峰晴照在水东归善县治、荔浦风清在水北江边,其余都在西湖,西湖首次被明确纳入风景范畴。

规划草案提到要恢复的桃园日暖,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惠州西湖历史上的桃园,在元妙观后,旧志称“桃园春色”。桃园与元妙观、梅蟠有着莫大关联。元妙观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年),旧为天庆观,曾为梅蟠宅。梅蟠,乡人称“梅夫子”,博学强记,笔力豪放,宋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授迪功郎,不乐仕进,凡惠州之江山,留题千篇,晚年居丰湖,号罗浮山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桃园桃株丛蕞,春日霞明,芳华相映。元赵孟杰诗云:“吹香已满桃花洞”,清何绛诗云:“游龙山下桃花庄”。清尹元进则指出“桃园之日愈暖”,如此佳园,犹如美人,近之心跳脸红身体发热,一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胜景。民国张友仁感叹,“春风烂漫时,不殊樱花节也。”

可惜,桃园久废。如今有望归来。

栖禅寺

宋代名刹孤山“苏迹”

规划草案提到要恢复的栖禅寺则是一处重要“苏迹”,包括要恢复的西子湖。

栖禅寺原在孤山,六如亭侧。孤山是西山湖东之小山,因四面环水,俨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得称。早在宋代,孤山便有栖禅寺,时人称栖禅山。苏东坡有诗云:“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苏东坡侍妾王朝云病亡惠州后,苏东坡葬于栖禅寺侧松林中,面临西子湖,遥对大圣塔,既得栖禅、圣塔之灵,以对死者之念,又不与佛寺、宝塔争高低,以护湖景之严整。

对栖禅寺面临的西子湖,今日会误认为西湖,根据民国张友仁《惠州西湖志》考究,西子湖 “湖或作池”,换言之,西子湖应该是栖禅寺前的一池清水,而非整个西湖。

根据规划草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将分为6大主题分区,其中,平湖景区为东坡文化主题区,以登塔观湖、东坡文化、佛道文化为主要特征,恢复栖禅寺、西子湖显得尤为合适。

泌园

曾是明代叶梦熊私家园林

园林的营建,是惠州西湖发展史上的亮点之一,为风韵天然的惠州西湖增添了亮丽的人文景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末是古代惠州文化教育最为开放繁荣的时期,惠州相继出现了一批较大型的私家园林,并相对集中于惠州西湖周边地区,如李氏西新园、杨氏敦仁精舍、丰湖叶氏泌园和南山叶氏兼园、博罗张氏西园等。

规划草案提到要恢复的泌园是明代名园。叶氏泌园是明代惠州名人叶梦熊的私家园林。叶梦熊死后,其后人继续营建。到明代崇祯末年,泌园的营造进入鼎盛时期。明末清初,陈恭尹在《惠州西湖歌》这样描写泌园:“金吾勋阀藏盟府,天许闲身作湖主。买得龟峰千顷波,增筑楼台三百堵。飞甍往往杂茅茨,随山高下总相宜。疏栏架竹通闲地,画舫传觞入水篱。”此园规模宏大,涵盖了现今整个丰湖书院及其周边山头水域。它并不堂皇富丽,而是附丽于丰湖山水,旷邈幽深,透露出自然田野的乡村风味。

至清代康熙中期,叶氏家道中落,泌园也迅速荒废,后人只能通过康熙初年归善县令连国柱有关诗作中,确知泌园内有啸花深处、香隐、石楼、过帆亭、留云亭等景点。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惠州知府王煐购得泌园废址建丰湖书院,园内的亭、榭、台、阁成为惠州学子治学休憩之地。清代雍正年间,王煐复建的丰湖书院销声匿迹。到了清代嘉庆初,丰湖书院才重返原址二度复建,而泌园则消失无踪。

横槎桥

沟通平湖菱湖水

惠州西湖,以 “五湖六桥十八景”的姿态静静伫立在惠州大地,其中“六桥”,指的是西新桥、拱北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明圣桥。此外,惠州西湖还有各式各样的景观桥。张友仁《惠州西湖志》中统计,民国时期,惠州西湖有桥20座,建国后,又陆续添加九曲桥、枇杷桥、百花洲桥、偃龙桥、新圆通桥等桥梁。

规划草案提到的拟恢复景点横槎桥,是惠州西湖众多桥堤之一。

在菱湖南面,原有横槎堤与平湖分隔,堤中有桥,叫横槎桥,沟通平、菱两湖。据民国张友仁《惠州西湖志》介绍,横槎桥俗称“四驳桥”,泄横槎水,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监生廖履中、廖美中倡捐,用大石为梁。

抗战时期,日寇炸毁横槎桥,后重建。民国时期,横槎堤改筑为环湖北路,1956年8月,惠州环湖公路改建广汕公路后,横槎堤以及横槎桥均废,另从烟霞桥开始填平湖筑路至万寿山直通下角,即下角中路,路以北的湖面和原来的农田,从1958年开始逐渐改为菜地。1965年,为发展水产养殖,西湖管理方在犹龙山西北截堵菱湖水源横槎水改道青年桥入东江。到了1969年,惠阳地区精神病院 (现市第二人民医院)兴建,又在犹龙山南麓破土,填菱湖筑路与广汕公路相接。自此,菱湖与平湖互不相通,菱湖逐步蜕化成为封闭性湖泊,湖水面积亦随之缩小。

恢复横槎桥,打通菱湖与平湖水域交流通道,对恢复惠州西湖的原貌,无疑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至2020年前拟恢复景点西子湖、熙春台、观鱼轩、武陵春色、松风阁、横槎桥

●至2025年前拟恢复景点泌园、桃花溪、桃园日暖、栖禅寺、罗浮道院遗址、怡园

  • 上一篇:广东致远17载专注外贸服务,助惠州制造走出国门
  • 下一篇:惠州物管覆盖率超95%,物管政策体系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