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就在惠东县安墩镇成立。
8月份,行走在安墩这个山区小镇,相比城镇的喧闹,这里十分安静。在这安静背后,当地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涌动,眼下,安墩发展的黄金期来了。
明年1月将迎来粤赣湘边纵队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为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向粤赣湘边纵队成立70周年献礼,安墩正抓住这一契机,谋划“一花五叶”的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一四九”工程,其中将打造红色旅游、康养、特色农业和陶瓷等四大产业,全力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罗锐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红色故事:粤赣湘边纵队在安墩宣告成立
安墩镇位于惠东县北部山区,南与白盆珠镇相邻,北接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一直是军事攻防的要地。
安墩镇黄沙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的所在地。1948年3月,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在黄沙集训休整期间,司令部曾设在黄沙小学。1948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粤赣湘边区党委在安墩黄沙小学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电报。1949年1月1日,粤赣湘边纵队发表宣言,宣告边纵正式成立,并对东江各地的部队进行改编。同年2月1日,在安墩圩打醮埔召开了庆祝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大会。
据分管党史工作的安墩镇人大副主席郭汉明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成立,标志着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力量已经由小到大,从而大大地鼓舞了粤赣湘边区军民夺取更大胜利的信心。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于2月起发动春季攻势,首先建立海(丰)陆(丰)惠(阳)紫(金)五(华)和新(丰)连(平)河(源)龙(川)这两块战略基地。5月,发动夏季攻势,先后解放周边各县城和广大乡村,解放区人口达到400多万。同时,与闽粤赣边纵队协同作战,建立了东起福建龙岩,西到广东河源,北起广东平远、南至广东海丰纵横1000多公里的广阔解放区。在解放战争中,进行较大战斗共计800余次,歼敌2.5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2.5万件,部队发展到3.8万多人。同年10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兵团和两广纵队,解放了粤赣湘边区全境。
1950年2月,部队整编完毕,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番号随之取消,从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