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正式成立,由东莞市人民医院牵头,东莞66家医疗机构联手,共同探索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长效机制,推进联盟内肿瘤疑难重症会诊机制,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确保东莞的肿瘤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
成立联盟有利于
肿瘤分级诊疗
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去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对我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共1933万户籍人口开展肿瘤监测分析发现,每10万户籍人口中有273人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162人死于恶性肿瘤。
在省内如此严峻的肿瘤发病情况下,不同医院的肿瘤诊治水平差异却在不断加大,均衡各级医院肿瘤防治医疗资源、加强和提升基层医院的肿瘤防治水平迫在眉睫。东莞市医学会会长邝明子表示,目前,东莞肿瘤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医疗结构不合理,各级医疗机构肿瘤诊疗功能定位不清晰,基层医疗人才缺乏,导致肿瘤诊疗不同质、不规范,多数患者没有接受到“诊断-治疗-康复”连续一体的医疗服务。
据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贾筠介绍,近十多年来,东莞肿瘤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东莞的不少肿瘤患者都会舟车劳顿奔赴广州等大城市求医,留在东莞治疗的肿瘤患者同样流向了市级大医院。目前,东莞市核准登记有肿瘤科或中医肿瘤科专业的医疗机构共有21所,但从全市来看,收治肿瘤病人较多的主要还是东莞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厚街医院、东华医院、康华医院等几家三甲综合医院。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成立肿瘤防治联盟是其中的一条出路。据东莞市人民医院院长蔡立民介绍,在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的影响和指导下,广东省肿瘤防治联盟已经成立,经广东省肿瘤防治联盟推举,东莞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张亚林说,当前,东莞乃至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杀手,肿瘤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是顺应医改新形势下建立专科疾病分级诊疗体系,提高专科医疗水平,带动学科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构建肿瘤防治管理平台,助推肿瘤防治规范化管理的有效举措。
使患者在家门口
得到规范诊治
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共有66家医疗机构,除东莞市人民医院外,其余65家医疗机构包括48家医院、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囊括了全市所有的公立医院以及常安医院、东华医院、康华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
蔡立民告诉记者,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成立后,将率先建设肿瘤防控体系,探索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长效机制,构建防控网络,建设技术培训中心,加大培训力度,优化筛查适宜技术,提升联盟内各成员单位防癌筛查能力。
同时,强化诊疗质控机制,将组建联盟内学科(或单病种)专家组,推进肿瘤疑难重症会诊机制,并在全市范围开展肿瘤规范诊疗技术指导,推进各级医疗机构肿瘤相关学科建设和发展,逐步实现全市肿瘤诊疗业务一体化、同质化。
此外,将完善双向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加强肿瘤科研合作;医疗信息互通互联,利用现有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建设医疗协同信息平台,实现联盟内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
而对于东莞的肿瘤患者而言,东莞市肿瘤防治联盟做好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工作,最终,可使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规范诊治,体验“诊断-治疗-康复”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