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南海丹灶荣膺“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镇”

时间:2018-09-01

在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内,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正潜心突破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在生产打包带的制造企业里,一群年轻人正在调试无人机,进行网络直播;在力合星空·728创域咖啡厅内,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正围坐一起讨论创业点子。

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产业,从自动化生产线启用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从工业园区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南海丹灶,革新的力量正在多个领域脉动。

丹灶镇近日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2018年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镇”。这是对丹灶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肯定与支持。

南方日报记者 盛正挺 通讯员 卓越冰

人脸识别、氢能汽车

多家行业翘楚在丹灶茁壮成长

时至今日,如果你还以为丹灶只是“中国日用五金之都”,那就错了。不少新技术、新兴产业正在丹灶茁壮成长。

当我们去坐高铁或是去银行办理业务,很可能就会用到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慧公共安全产业园首批企业之一,广东宏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一家研发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

该企业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一家智能视觉领域高科技企业——华慧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慧视科技”)。清华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CNN)人脸识别算法在全球权威的人脸检测测试库FDDB取得人脸检测性能国际最好指标,在人脸识别测试库LFW上取得准确率99.73%的好成绩。华慧视科技依托清华大学持续有力的研发实力,其动态人脸识别系统一经问世就带着“新锐贵族”血统,目前在广东、湖南、贵州、甘肃、江苏、山东、北京、天津、福建等地区都有人脸识别项目落地或试运行。

2017年5月18日,华慧视高速动态人脸识别系统顺利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其中,监视名单识别率达到97.9%,高于95%的国标要求;监视名单错误识别率为0.25%,远低于5%的国标允许值;监视名单漏报率1.875%,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不超过5%的要求。华慧视科技成功打破行业壁垒,在实战应用中及时捕获与精准识别能力获得行业权威认可。

走进位于丹灶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内的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顺新能源”),崭新的工厂内设有多台智能机器人,其臂膀不停挥动,忙碌地生产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装置的核心零部件。

广顺新能源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科技研发,其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关系,成为国内较早进军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生产氢燃料电池压气机等核心部件能力的企业。

目前,广顺新能源主要向上汽集团、长江EV、五龙客车、中通、宇通、五洲龙等多家整车厂供应零部件产品。“去年国内生产的氢燃料电池70%—80%都是采用我们生产的压气机等零部件。”广顺新能源副总经理吴勇辉说。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产业园获工信部调研组肯定

宏乾科技和广顺新能源只是丹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缩影。

去年9月7日,在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佛山项目启动仪式暨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招商推介会上,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落户南海丹灶。

这是佛山去年引进的首个投资额超百亿的制造业项目,首期(含配套设施)投资120亿元,用于生产制造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客车、专用车和物流车,年产客车、专用车和物流车均达50000辆,推动丹灶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零部件迈向整车制造。

长江汽车的加入,让丹灶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圈”阵容更加豪华。而多个核心技术研发平台的搭建,以及南海政府为区域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的落户、租金、科研立项等多项高含金量补贴,更是让相关企业奔着超高配置发力。在此基础上,一个巨头企业鼎立的丹灶新能源汽车产业江湖正揭开面纱。

“安全产业是个新兴产业,没想到丹灶已经有这样的规模。这是全国最有规模、最有思路的安全产业园。”去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组到位于丹灶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公共安全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后,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发展思路、环境配套等都给予了高度肯定。

该园区计划吸引300家—500家优质企业进驻,包括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治安安全、信息安全等六大类产业领域,涵盖应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软件服务、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业务。

入驻园区的数十家安防企业中,不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产品颇具市场前景。例如,首戎北斗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公安消防部队单兵定位及现场指挥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位置,并监测其身体状况,从而保障其生命安全。

数据显示,2017年,丹灶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累计达104家,同比增长121%;发明专利有效申请量260件,同比增长60.49%。镇内企业建立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佛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4家。

截至2017年底,丹灶镇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108家,科研经费投入3.53亿元,占该镇GDP达2.908%。去年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122.4亿元。

创新生态体系正在形成

“仙湖氢谷”争当中国“新能源硅谷”

在丹灶,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只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事,创新生态体系正在形成。走进力合星空·728创域,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正在电脑前或设备前研究讨论。728创域,全称佛山南海力合星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是丹灶镇政府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属的力合科创集团合作共建的高新企业孵化器。项目一期建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面积总计达3.5万平方米,由清华团队全权负责其日常运营。

项目立足于丹灶现有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基础,通过构建技术平台、种子基金、创业导师、人才引进等孵化体系,建设成为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科技领域,服务对象覆盖佛山全市甚至全省、全国的专业孵化器。项目一开始运营,就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创新团队进驻。

随着大金智地的开发,丹灶建沙路两侧逐渐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包括创客、苗圃、企业孵化、联东U谷,还有生活配套和休闲配套等,“创客空间—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现代企业加速器”的创新链条已基本形成。随着728创域的启用,该链条将开始发挥效能。

而丹灶的仙湖片区,另一股科技创新力量也正在崛起。丹灶镇正在积极融入“一环创新圈”,计划依托仙湖生态核心,以新能源为主题,打造一个43.9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争当中国“新能源硅谷”。

据介绍,大仙湖区域计划打造“三大圈层”:第一个圈层是仙湖核心,布置生态休闲和旅游度假的设施,配优生活配套;第二圈层布置科研孵化器创新研究基地;第三个圈层是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制造和配件生产产业。通过整体打造,成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硅谷”。

“所有的科研和生活配套会在仙湖度假区实现,包括星级酒店,优质的生活配套都会在这个核心圈层实现。然后通过打通北部、东部、南部的交通路网,把丹灶三大产业化基地连成一体,为未来新能源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基地预留更多空间。”丹灶镇相关负责人说,将加强仙湖与周边产业片区的联系,把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两者相得益彰。

  • 上一篇:确保完成全年目标,禅城这么干!
  • 下一篇:南海有轨电车里水段最快年内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