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和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一些过于顽皮、到处惹祸的“熊孩子”。他们“无厘头”的行为,不仅让人抓狂,甚至可能会引发惨案。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近日,珠海市名班主任办公室主持人、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颜婧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为家长带来智慧家教的诀窍。
颜婧提醒广大家长,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孩子的行为往往和家教有关。智慧的家教既要把爱给孩子,也要把规矩教给孩子,合理的规矩并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反而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助益。
颜婧:珠海市名班主任办公室主持人、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
爱和规矩缺一不可
“智慧的家教既需要把爱给孩子,也要把规矩教给孩子。”讲座一开始,颜婧便把智慧家教的妙招抛了出来。她举了一个发生在作家莫言身上的例子:莫言从小喜欢听人说书,于是每逢赶集,莫言的母亲便不让他干活,默许他去集上听书。莫言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她有意无意地保护、培养了莫言的学习兴趣。同时,莫言的母亲还非常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有次莫言去卖菜,多收了一角钱。母亲没有骂他,只是轻轻地告诉他“儿子,你让娘丢了脸。”颜婧指出,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莫言母亲的家教智慧: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她用尊重和爱包容他;对孩子犯下的错,她并没有拿起棍棒,也没有大声责骂,更多的是引导性的建议和指引,让孩子明白做人的规矩和原则。
“智慧家教往往能对孩子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关键就在于培养孩子守规矩。”在颜婧看来,对孩子的管教和对孩子的爱并不冲突,没有爱的规矩是不完整的,光有爱没有规矩也是不可行的。
“七大杀手”会破坏亲子关系
“智慧家教虽然重在规矩的培养,但前提是亲子之间要有良好的关系。”颜婧提醒家长,过度的责备、管束孩子,不仅不会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会矫枉过正,适得其反。在颜婧看来,孩子在10岁之前并没有太多社会阅历,往往会特别崇拜父母,而10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父母的崇拜感可能会有所降低,甚至逐渐远离父母。因此,家长在教育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时,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措辞,遵守“尊重、理解、信任、帮助、学习”的原则。
古人育子有七不责,分别是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颜婧认为,这“七不责”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的育子教育。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亲子关系的“七大杀手”: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求孩子做到;在家中批评指责太多,夸奖太少或不善夸奖;不考虑孩子个性,用成人社会的标准苛求孩子;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不足比较;对孩子的爱附加各种条件,对孩子说话不算数;随便发脾气,拿孩子当“出气筒”;习惯对孩子做“坏”的假设。
“这‘七大杀手’往往会破坏亲子关系,使得家庭教育难以进行。”颜婧提醒广大家长,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智慧家教的前提,在教育时尤其需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成为了“亲子杀手”。
培养孩子守规矩的七个技巧
孩子不懂规矩,有些家长认为,责任在于学校。颜婧指出,其实作为家长,更应该反思自己的家教到底有没有问题,自己是不是“熊家长”。还有家长认为,规矩会束缚孩子的天性,干脆就放纵孩子,甚至溺爱孩子。在颜婧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矩是教养,是德行,是文化,而智慧的家教往往是有规矩的家教。颜婧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守规矩的七个技巧。
一、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一般来说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比如说孩子在超市里想要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说:“宝贝,快来帮我挑一挑你最爱吃的橘子吧!。”反面的例子是呵斥孩子,告诉他这样做要挨打。
二、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适合行为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当孩子在超市乱跑时,家长可以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而且很容易摔伤自己!”让他知道这个行为不仅不利于别人,还不利于自己。
三、表明你的期望。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说孩子在学校丢了玩具,告诉他,“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教育孩子应当学会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并期望他的改变。而不是跟孩子说:“下次我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
四、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同时家长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孩子沉迷电视的时候,家长可以诱导孩子:“现在洗澡,待会我会给你讲两个故事听;现在看电视,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你自己来选吧!”
五、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比如说孩子不小心弄花了沙发,家长可以教育孩子:“看沙发都花了,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房间里。”
六、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家长需表明正确的原则。比如说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专心吃饭,屡次劝说无果后可以关掉电视。
七、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适合用于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让他去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比如说孩子在满是油污的餐桌上玩玩具,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擦干净桌子和玩具。
【来源】珠江晚报
【记者】宋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