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10时,深中通道中山大桥西主墩平台上超大功率回旋钻机发出轰鸣,它将在预先打设好的钢护筒中往下深钻,开钻直径达3米的超大钻孔灌注桩。这一刻,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作为深中通道项目建设的重点、亮点、看点、难点,桥梁工程的启动也意味着项目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的伶仃洋大桥建成后更将成为全球最大跨径最高海中大桥。
伶仃洋大桥位于珠江口伶仃洋开阔水域,属于台风多发区,主孔跨径达到1666米,为世界最大跨径海中悬索桥,主塔高270米,通航净高76.5米,桥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建成后将是全球最高海中大桥。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潘放表示:“伶仃洋大桥抗风安全问题突出,主桥是全离岸结构,两个巨型锚碇都在海中,如何在深水区、深层软基上确保围堰结构及岛体的稳定,国内尚未有工程实践,可借鉴参考经验少,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伶仃洋大桥的安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就组织科研单位,做了100多次的风洞试验,不断改进设计,使该大桥的最高抗风能力达到桥面风速80米/秒。
在当天全线桥梁桩基工程开钻现场推进会上,超大功率的回旋钻机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深中通道上的世界级桥梁就是依靠超大直径的主墩桩基打下坚固的桥塔基础。
桩基施工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这是桥梁工程常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承担着桥梁上部结构的重量,具备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沉降量小和抗震性能良好等多种优点。而作为桥梁的重要隐蔽工程,桩基工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与常规陆域段桥梁桩径大多为1.5至2米左右相比,深中通道海域段桥梁采用3米超大直径的超大钻孔灌注桩,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和刚度。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涵盖超大跨径悬索桥、大跨径斜拉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和陆域引桥,其中靠近中山一侧的中山大桥就是一座斜拉桥,主跨达580米,中山大桥主塔基础布置28根钻孔灌注桩,两塔合计56根。而主跨达1666米的伶仃洋大桥是项目的关键线路,其东、西索塔基础均采用群桩基础结构,索塔基础为56根钻孔灌注桩,两塔合共112根,呈梅花形布置,入中风化花岗岩持力层,具有桩径大、入岩深度深、地质条件复杂、钻进难度大等特点。钻孔完成后将连续进行下放钢筋笼、混凝土浇注等工序,全部桩基工程计划于2020年9月完成。
南方+记者 孙嘉琳 袁佩如
通讯员 岳路建
图片由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