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不完美,但是你不能不自爱;孩子,你可以不优秀,但是你不能不拼搏;孩子,你可以不合群,但是你不能不交友。人生而不同,需要正视差异,争取优异。”
9月3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南方+发布的一篇稿件《“孩子,你可以不完美...”佛山这位校长的开学礼讲话火了》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以“尊重差异,争取优异”为题,这位让不少家长为之点赞的校长,正是佛山外国语学校李俊兴。
网友@缤纷790评论:“正是知道人人生而不同,所以正视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网友@清汤挂面匡表示,校长能结合社会家庭现象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法、付诸行动,帮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最近接二连三初中孩子离家出走,这篇演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建设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
在佛山校长开学礼讲话走红的背后,我们似乎确实应该反思些什么了……
正值开学季,孩子离家出走为何接二连三发生?
“开学季的时间节点期间学校和家长要对孩子心理状况加以留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福民表示,在开学季这样的时间节点,从放假很放松的心情到重新开学会面临学习的压力,这相当于是一个“陡坡”。如果家长没有很好的引导,做好准备,小孩子的过渡就很困难,尤其是成绩比较差或者和同学关系不好的,重新面临开学就会有很大压力,不知道怎么应对。
“因此我们会主张学校在开学前一周对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引导,当然平时也需要,如何跟孩子沟通,怎么去梳理孩子心理压力。因为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去责怪,会让孩子压力更大。”郑福民说。
“开学前几天,如果你早上去市场听听阿姨们卖菜,就会听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买菜的人会比平时晚一些来了。”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永杰说,那是因为买菜的一般都是退休的爷爷奶奶,大多孙子重新开学,第一天或多或少都存在“返校困难症”。
“这跟我们大人一到星期五就很兴奋,一到星期日晚心情就很沮丧是一个道理,都会有一个‘假期综合症’,不仅存在于大人身上,小孩子也会有,所以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陈永杰认为,所以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为什么这种情绪有些人可以渡过,有些过不去?从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来看,他认为我们要关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我们的学校教育怎么了?其二,当我们学生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没有及早干预?
为什么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返校?
郑福民分析,初中阶段正值学生青春期,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希望得到认同,自我意识比较强。这个时候如果简单地否定孩子,就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这会产生孩子上学的逆反心理,在开学季表现尤为强烈。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我形象和在同伴中的形象很重视。如果家长都给负面评价,孩子在学校没有同伴诉说,老师又完全以分数评价孩子,他找不到安全感、归属感,就很危险,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郑希付今年上半年对广东全省中小学生出现极端行为做过相应调查研究,发现家庭原因中占比最大的是孩子与父母亲子关系紧张问题。父母的教育方式以批评为主,交流过程中易产生冲突和争执。此外,家长过于关注成绩而忽视子女情感需求,不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因为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造成孩子走极端的事件比例达到12%。
“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孩子的成长不是拿根棍子在后面追着就能成长,归根到底还是他内在的引导。如果单纯以升学为评判标准可能产生偏差,对孩子的引导、要求、期望出现扭曲,所以这个也需要社会的关注。”郑福民说。
当学生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没有及早干预?
“我们10多岁不也是这样过来了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吧?”不少家长这么说。在一些老师看来,学生的有些情绪问题是无解,属于正常现象,让他自己想吧,不需要过多处理。陈永杰表示,这就是孩子情绪问题没得到及早干预的误区。
“现在社会结构变化很快,学生面对的社会成长环境复杂程度是上一辈人无法想象的。他们面对的讯息很复杂,选择很复杂,也有各种渠道让他们接触到各种各样彰显个性的极端行为,所以学校和家长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早期一定不能忽视。”陈永杰说。
在不少专家看来,青春期孩子出现离家出走现象是可预防的,这需要学校、媒体、高校、科研机构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有研究表明,所有轻生念头都是一霎那间的,那一霎那拉下来了,让他宣泄情绪,过了就没事了。但在学校和社区方面,必须有一个让他宣泄并防止极端的机制。
从“及时判断”到“求助有道”的这两个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有心理老师供学生咨询,但据郑希付所做调查,当前校园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和现实需求都有差距,这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更少了,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由学校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来完成。学校缺乏更加完善健全的心理健康普查机制,无法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这也是问题所在。
陈永杰认为,应对青少年问题,需要社会服务的介入。发达国家有两类服务覆盖青少年问题,一类是学校里面的驻校社工,第二类是社区中心提供社区服务,其中有专门处理青少年服务的社区服务部分。佛山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两类服务,值得关注。
防患于未然,我们现在起可以做什么?
青春发育期,是人格发展不稳定的时期。因为孩子本身抵制能力比较弱,所以需要多维度多方面共同协作进行引导。
郑希付建议,各级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普查机制。每一年新生入学都需要完成、建立动态心理档案,实时管理。关注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务工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人际、沉迷网络等方面的困难。
他建议,政府可以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规范化学校建设和示范性学校建设的办学标准,列入等级学校评估,加强对工作规范化的督导检查。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培训人群,提高培训专业性。
“政府还可建立绿色通道,与周边资源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争取医院、心理精神疾病医院、高校的一些科学专业的指导。遇到有些情况可以及时地转介和干预。”郑希付说。
陈永杰认为,政府在综合评价学校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去标签化”,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不要让他们觉得考了其他中学就是没希望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瑞典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横比,做的好的不会受太多关注,反而老师们会注重 服务考得差的学生。此外,瑞典对所有学校进行打横测评来检查各学校的学业水平,教育局对做的不足的学校进行扶持,把差一些的学校拉上来,这样的思路是值得我们参考的。”陈永杰提出,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名校的学生更骄傲,而是要一般学校的学生仍然觉得有尊严。因为“让学生不难受是很重要的”。
郑福民说,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要学会接纳情绪,理性引导。首先在情绪、情感上不要和孩子对立,要理解和认同他的感受。认同感受不等于认同他的想法,但是至少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给孩子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当前二胎问题备受关注。郑福民对二胎家庭提出两个建议。第一是避免情感陡坡悬崖,就是原来对孩子特别关照,有了二胎之后把感情全部转移到二胎。第二,可以让大的孩子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过程中,这样可以密切家庭关系,另一种方式让老大同样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独到之处,不能拿一把尺子去量所有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别的,但是孩子的品格培养是必须有的,参与社会的品格是必须有的。能力有高低,但是品格必须有标准。如果说能力很强,但品格不行,那就是废品,甚至可能是更严重的废品,这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发挥是很重要的。”郑福民强调。
孩子的良好品格如何养成?郑福民认为这不是靠说教说出来的,主要还是靠模仿和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所以父母本身的自律,家庭沟通也很重要。
“我们说从一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归根到底,孩子的成长,首先父母要成长。”郑福民说。
【来源】南方+
【记者】王雅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