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肆虐广东期间,东莞经受住了考验,最大限度降低了损失,最大限度保护了全市8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东莞各条战线坚守岗位,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当大多数市民群众都在家里躲避台风时,他们迎风而上的救援,被网友称为“最美逆行”。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一线,记录下一个个救援故事。
医院水浸
医疗应急队启用冲锋舟救治患者
9月16日上午,“山竹”携来一波又一波暴风雨,东莞市麻涌镇洪水漫堤,涌入麻涌医院,导致麻涌医院大院及周边水位最深处达到1.2米,平均水位约1米。
“医生,我在家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救救我。”16日20时,麻涌医院突然接到了市民叶先生的求助电话。由于情况危殆,医院医疗应急队立即启用了应急救援冲锋舟。
在水势湍急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毫不犹豫地走入1.2米深的水中,步行约1公里,前往患者叶先生所在小区接他。叶先生被安全接回医院。经过治疗,他的情况已经稳定。
如果还有患者来怎么办?面对越来越高的水位,麻涌镇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等应急救援队伍陆续到达医院,与医护人员三方联动,齐心协力用冲锋舟接送和转运病人,确保生命通道畅通。
17日凌晨,年岁已高的市民李女士呼吸困难,拨通了120请求救援。由于李女士家里周边已严重浸水,医护人员与消防官兵共同努力,用冲锋舟将她转移到安全地点,再用救护车运送到医院周边安全位置,最后用冲锋舟将她送入医院。经治疗,昨日李女士已经出院。
产科扎堆
13个小时内11名“台风宝宝”出生
“大胖小子!出来啦!”16日上午,室外台风肆虐,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产房内却充满了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从凌晨到当天13时,顺产7人、剖腹产4人,一共有11名“台风宝宝”呱呱落地。
“今天上午的病人不少,产科和妇科都来了很多病人”,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16日一早,一些病人看到风不算很大,又刚好休息在家,就“想捡个漏”,纷纷前来就诊,反而造成了大医院的“高峰期”。因此,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把妇产科能开的诊室全都开了,医生也纷纷充实到一线。
作为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莫丽芳更加繁忙。上午,她不仅对产科的病区安全进行了全面巡查,还一直在一线值守。由于门诊预约病人多,莫丽芳一直站着为孕妈妈们处理产检事宜,只为了尽快疏散病人。
11名“台风宝宝”顺利出生,还有更多的家庭在等待新生儿。16日上午,在送走27名孕妈妈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产科又迎来了9名产妇。在“山竹”来临前夕,产房俨然是温暖的小天地,一切都有条不紊开展,这也让孕妈妈们感到安心。
“越是应急需要时刻,身负救死扶伤使命,医务人员就越是要坚守岗位,为市民提供急需的医疗服务”,9月16日中午起,因为台风天在室外行走,医院接诊的外伤病人开始陆续增加,此时,市三院医护人员仍坚守岗位、守护生命。
最美逆行
交警风雨中救助群众被砸伤
16日凌晨,东莞市公安局启动一级勤务,各警种全员上岗,积极开展防风工作。至17日凌晨,上万名公安民警连续奋战近30个小时。
16日上午11时38分,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常平大队负责人吴波和同事在路面巡查。巡查到常平镇中元街君悦酒店路段时,发现有一辆三轮车被倒塌的护栏压住。吴波和同事立即下车,帮助三轮车主转移。由于当时风力太大,路边一栋楼上的铁皮被强风吹下,毫无征兆地砸向现场正在救助三轮车主的执勤交警,面对突如其来的“飞铁”,一旁的同事马上大声呼喊,提醒大家躲闪。而在躲闪的过程中,吴波为了掩护大家,躲避不及被铁皮割伤腰部。后经医院检查,所幸吴波同志只是被铁皮割伤,并无大碍。
16日上午10时许,望牛墩镇一名群众骑车路过五福路时被树枝砸伤,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望牛墩公安分局迅速派遣铁骑大队、巡警大队和望牛墩派出所的警力赶赴现场。
16日下午,一段虎门公安在河水中展开救援的抖音在朋友圈刷屏了。此时正是迎战台风的关键时刻。视频中,救援声接连不断,现场氛围显得很紧张。浸上公路的河水已经接近一个成年人腰部的高度,较浅处亦到膝盖了。在水流汹涌的路面,近二十个身穿橙色荧光衣服的警员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救援,一辆特警车迎着河水穿行。
海堤告急
400人集结守护“生命线”
3.35米了!16日17时左右,长安茅洲河,洪水来势汹汹。新民排涝站已达历史最高水位,离海堤的距离不够半只手臂。水很急,随时有漫堤的危险。
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带领着党政干部站上海堤,装沙石、扛沙袋。新民排涝站工作人员、附近的公安、特警、巡警、群众,争分夺秒加高加固海堤。现场的挖掘机也不断倾倒泥沙、填高海堤。
17时16分,30名长安三防专业抢险队队员加入。10分钟后,第二支抢险救援队伍——长安公安机动队100人到达。17时35分,150名民兵组成的武装部应急队赶到现场。在短短5分钟内,100名特警抢险队也迅速加入。
暴雨中,大浪击打着堤岸,而一支400多人的联合抢险“大军”已集结完毕。这条壮观的“一”字形人力传送带,源源不断地将沙包运送至海堤,加高堤防,筑起了长安人民的“生命线”。
洪水来袭
工作人员及时关停变电站
截至17日16时,东莞供电局累计出动抢修人员6434人次,抢修车辆2410辆次,发电车9辆次,发电机3台次,完成整体抢修复电工作90%,预计18日能完成所有抢修复电任务,保障全市电力正常供应。
据东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台风登陆前,东莞风势强劲。受水浸、广告牌、塑料薄膜甚至是铁皮等飘挂物的外力因素影响,东莞供电局对约80条10千伏线路主动“保护性停电”,以确保设备和公众人身安全。台风登陆后,由于东莞多地区出现水浸现象,并不具备抢修复电条件。供电部门人员彻夜守候,待洪水一退,便立即安排人员检查配电设施,验收合格后马上就可以恢复送电。
新村河河水冲过河边围栏的时候,东莞城区供电分局工作人员赖同景和刘伟东正在万江新村沿江西路的赖屋村#2公用配电房值守。9月16日傍晚,他们巡视线路到该配电房时,万江新村河河水已经高涨,几乎与河岸上的围栏齐平。
不久,配电房不远处的新村河围栏再也抵挡不住湍急的河水,河水汹涌地冲垮围栏,卷着白浪,朝着路边的民居和配电房奔袭而来。
“水要淹过来了!”赖同景和刘伟东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抢修车,一边连忙拨通了东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电话:“万江新村河水倒灌,请求手动停运线路!”经过调度紧急下令,18时18分,莲塘变电站F11江村线实行保护性停电。赖同景回忆,此时距离洪水涌上路面,只过去了不到2分钟。
激战河道
32艘渔船上的
36名渔民获救
17日上午,在台风“山竹”中获救的36名渔民笑着与东莞道滘镇的工作人员握手告别。就在一天之前,这些渔民险些在台风中遭遇风险。
16日上午,32艘渔船突然出现在东莞市道滘镇内河水域。台风渐近,船上约数十名船员陷入危险。
参与救援的道滘水务中心主任黄锡文回忆,16日早上,道滘工作人员发现这批渔船时吓了一跳。因为这些船只之前还不在这里,而是当日早上为了躲避台风而临时开入内河。
台风逼近,河道上的风尤其大,渔民们所在的河道又宽达逾百米。这些船只都停泊在河道的中间位置,即时工作人员在岸上大声喊话,船上的人也听不到。
午后,海面上的风力逐渐加大,天气越发恶劣了。由于风大海浪大,小型救助船只无法靠近。道滘镇委副书记、镇长陈旭林第一时间坐镇现场指挥救援,要求全力开展救援,确保渔民生命安全。很快,东莞边防支队官兵驾驶摩托艇赶到现场进行支援。道滘组织交通、公安、城管、水务、水上派出所等单位,并从海事部门联系到较大的救援船只,再加上水上派出所的救援船只,一次已经可以运载10多名被困人员。
为了防范突发情况,道滘镇还专门派出了两个观察小队,使用望远镜对水上船只进行观察,并联络救援队伍优先对可能出现险情的船只进行救援。
令黄锡文预料不到的是,在台风中救人殊为不易,30多人的援救工作持续了超过5个小时,最后一批被困人员上岸时已经天黑了。
河水倒灌
救援人员
搭建人墙保护群众
东莞市虎门镇长堤路属于台风中河水倒灌的“黑点”。在“山竹”来临前,虎门镇紧急调运砂石220车次共2300多立方米,制作沙包3400多个,动员600多人次参与应急防护准备。其中,出动民警340多人次、民兵140多人次,社区组织200多人次,将长堤路约700米临时堤围加固至与已建堤围同高,并落实涉及3个社区的属地责任,安排人员现场值守,随时报告水情。
16日15时30分后,东莞市虎门镇太平水道潮水上涨较快,河水倒灌进入虎门,水最深处可达1米。灾情就是动员令,在虎门镇主要领导的指挥下,来自消防、民兵、公安等方面的力量迅速行动,封堵缺口,但因潮位太高,最终河水倒灌进虎门镇中心区。在虎门镇长堤路港澳码头附近,记者观察到虎门太平水道潮水上涨较快,水势越来越大,临时搭建的防潮堤开始出现缺口,潮水涌入路面并迅速沿着虎门大道向镇中心区蔓延。
此时,虎门镇已安排三百多名救援人员在长堤路处置河水倒灌。现场还有特警待命,消防人员不停维持秩序,禁止车辆通行以保证安全。在湍急水流中,虎门镇的救援人员搭起“人墙”救助被困市民。
河水倒灌的峰值出现在16日18时05分,虎门水闸测得最高水位3.3米。峰值出现后,水位开始逐渐下降,至16日20时50分,倒灌至路面的河水已可通过倒灌流径反流回太平水道,受浸区域水情迅速得到缓解。
17日9时,记者在河水倒灌现场看到,虎门镇长堤路一带井然有序。在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协助下,市民群众已经忙碌起来,开始恢复生活和生产。
心系群众
国土分局局长
背独居老人转移
在9月16日台风“山竹”凶猛来袭前,虎门镇国土分局局长邓锐坚为了确保转移对象全部安全转移,要求工作人员再次进行复巡。当天上午10时左右,工作人员巡查到虎门卖鸡地的一处公房时,发现住在这里的陈霖老人还没有转移。
老人住所所在的卖鸡地地势较低,加上气象部门预测台风“山竹”带来的风暴潮将会引起海水倒灌,老人所住的房屋就在内涝范围之内。于是工作人员马上安排车辆,准备将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庇护所。但无论怎么劝说,老人就是不肯离开。
得知情况后,邓锐坚冒着狂风暴雨赶到现场。他耐心向老人了解了不愿转移的原因。原来,老人自己独居在公房,平时的饮食和生活用品都是子女送来,他不愿意转移的原因,就是因为要等儿子来送午饭。
获知这个原因以后,邓锐坚立即与老人的儿子陈某取得了联系,告诉他转移老人的原因,并保证转移期间照顾好老人,在陈某的协助下,老人终于答应跟随工作人员转移。
由于陈伯行动不便,邓锐坚二话不说,弯下腰将老人背到了自己的背上。由于老人所住的地方属于老旧街区,周围巷道狭窄,车辆无法进入。邓锐坚就在风雨中背着老人走了近三百米,才把老人送到转移人员的车上,然后又陪着老人一起到了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