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汕头海关扎实推进实施“科技强关”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科技应用,全力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打好服务经济发展的“组合拳”,助力粤东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创新驱动,用科技提速为企业减负
该关积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当好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互联网+”建设上,大力推进“互联网+自助报关”、“互联网+互动查验”等便利措施,目前已开展“互联网+海关”改革试点7项,积极引导企业使用互联网客户端开展自助报关业务,改革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
在贸易便利化上,该关把主要通关业务“迁移到线上”,企业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便捷自助办理报关、缴税、年审等各项通关业务,实现重要通关环节“零跑动”、“零耗时”,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围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汕头海关积极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成功解决了支持平台、数据对接等多个技术重点难点问题。
该关还积极推进“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业务改革,将汕头关区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从“以合同为单元”向“以企业为单元”转变。据汕头海关现场业务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是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全新业务模式,是海关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深化业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相对于传统模式,新监管模式更加贴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企业的进出口额度不再受到制约,还允许企业先行内销保税货物然后才集中办理纳税手续,给予了企业更多灵活主动的空间。
去繁就简,全力营造良好通关环境
8月1日,汕头海关实施海关进出口货物整合申报,报关单、报检单合并为一张报关单。经过梳理整合,原报关、报检共229个申报项目合并精简至105个,统一了国别(地区)、港口、币制等8个原报关、报检共有项的代码,其中7个采用国家标准代码或与国家标准建立对应关系。海关简化整合进口申报随附单证,将原报关、报检74项随附单据合并整合成10项,102项监管证件合并简化成64项,实现“一张大表”货物申报。
汕头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整合申报项目作为海关落实中央改革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应对复杂外贸形势和服务外贸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重大,更完整的报关单数据也将为接下来的统一作业系统、统一风险研判、统一指令下达及统一现场执法奠定基础。
该关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应用,增强企业应用“单一窗口”申报的获得感,释放“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的政策红利,有效解决企业多头申报、重复申报问题。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综合运用“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归类尊重先例等纳税便利措施,促进纳税便利。探索以“银关保”等新型担保方式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因担保难而无法享受海关便利通关措施的问题。完善减免税重大项目前伸服务机制,支持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内重点项目建设。
入区退税,积极促进保税物流业务发展
8月7日,广东新佳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价值500万元的薄膜生产线部件进入汕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关员迅速为其办理了通关手续,企业申请办理该批设备的退税手续后获得退税金额超75万元,成为粤东首家享受到此项政策红利的生产型企业。
为补足汕头保税区在保税物流功能“入区退税”政策上的缺位,汕头海关开展多次实地调研,联系有关部门大力推动汕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今年5月23日,该中心正式封关运营,成为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享有“入中心退税”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具有“境内关外”等政策优势,即国内货物进入中心即可享受出口退税。
在海关支持下,汕头保税区通过运作“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叠加模式作为突破口,可集合保税区、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保税物流中心等多种区域及场所的政策功能优势,与临近的深水港区联动,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效应。目前已有企业入中心备案经营保税仓储、“快进快出”、跨境电商等业务,未来业务范围将涵盖保税仓储、全球采购、跨境电子商务等国际物流业务,有望成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外贸发展新增长点。 (汕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