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小学初中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一系列措施。争取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那么,鮀城青少年的近视率情况到底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各医院眼科门诊。
近视年龄逐年提前
每年暑假后当孩子们迎来新学期,各大医院眼科都会迎来青少年近视眼就诊高峰。开学已经半个月了,过了一个暑假,重回课堂的孩子们还看得清黑板上的板书吗?近日,记者在市区一医院的眼科门诊看到,带着孩子前来看近视眼的家长络绎不绝。“哎,孩子的度数怎么又涨了!”记者不时能听到家长这样的叹气声。
眼科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大量接触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眼发病率从小学就开始爆发,有些孩子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开始近视,说明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解决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刻不容缓。据介绍,去除先天因素,目前最小的近视小孩居然出现在幼儿园中班,而更多的“小四眼”集中在8-12岁。
临床上发现“宅小孩”更容易发生近视,这些“宅小孩”更喜欢在家,看书写字、看电视、刷手机、玩电游。医生表示,可怕的并不是近视眼本身,而是近视眼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目前北京、上海一些发达地区成人致盲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度近视眼带来的眼底黄斑病变。
电子产品影响视力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学业压力的加大,我国青少年儿童群体的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防控儿童青少年患近视迫在眉睫!在我市,学生近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小学生近视比例为36%,初中生近视比例为43%,而到了高中,这个数字更是直线上升至65%,而近视患病率还逐年增加。其中,课业负担重、沉迷电子产品成为青少年视力两大“杀手”。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现在为了考上好的学校,要杜绝孩子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真的很难。今年暑假期间,考虑到儿子小明做作业有时需要上网查资料,李女士特意给儿子买了一个大屏幕的iPad。
做作业之余,小明也在iPad上看动画片、玩游戏,而且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最近孩子看东西时老眯眼睛,总说眼睛难受,看不清东西,李女士才带他前往医院来测个视力。没想到,查出来近视都快200度了。得知儿子被确诊为近视,而且必须要佩戴眼镜时,李女士很自责。现在的李女士已经下定决心,不再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如何,而是把最大的目标放在控制近视上,一方面根据医生的要求给孩子佩戴OK眼镜,另一方面尽量少给孩子报补习班,而是陪伴孩子参加乒乓球、游泳、跑步等各种户外运动。专家指出,预防学生近视,除了需要各地教育机构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深陷竞争焦虑的家长尽快摆脱出来,以更为科学、健康的方式看待孩子的成长。
专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一小时
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让很多家长焦虑的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为了防控青少年近视,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落地多项政策。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与此同时,应该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孩子的用眼时间,保护好他们的视力。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医院就诊,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专家表示:预防青少年近视前端筛查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青少年儿童应当每半年到正规医院做一次眼睛以及视力的检查,出现近视以及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和矫正,以免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专家们建议,除了规范孩子们的用眼习惯,家长要尽早为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可建档,并做到每至少6个月复查,有的放矢进行视预防或矫正,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孩子,更要注意早期建档防范。 本报记者 李伟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