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常住人口就四千,外来务工人员超过两万人,顺德大良古鉴村想了个办法拉近邻里关系。23日晚,该村举行中秋节庆祝活动,活动上不仅有灯谜创作外,还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说唱搬上台,让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村民共同欢度中秋佳节。
一边是张灯结彩让人猜灯谜,另一边则是邀请顺德龙眼龙舟说唱班培训老师郑崇理演艺龙舟说唱,在今年中秋节前夜,顺德大良古鉴村举办一场复古的文化中秋活动既考虑到中古鉴本村文化,也照顾到外来务工人员文化需求。
“今天是带着儿子来参加活动,猜灯谜我们接触过,但是龙舟说唱这个本土节目还是第一次看到。”来顺德打工已有5年的章程和以前过中秋节都是看看电视节目,但这次它选择到户外了解下本地风土人情。
此次,佛山市顺德区灯谜协会秘书长梁笑梅为古鉴村中秋之夜创作了10条以古鉴文化为主题的灯谜。她表示,这些年来,灯谜协会将灯谜文化带入学校,让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创作灯谜,接触各领域的知识。“我们将顺德当地路名、民俗、著名商铺、土特产、历史名人等本土传统文化融入灯谜创作中,这对传承文化来说有很大帮助。”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者,郑崇理指出龙舟说唱虽流行于珠三角洲地区,但最正宗的还是顺德腔,所以顺德传承龙舟说唱这个曲艺很重要。“原来龙舟说唱的曲子多数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每一组都要有押韵,掌握它并不容易,为此我们已经与一些学校合作,培养龙舟说唱接班人。”
“在顺德中心城区里,我们村的人口结构比例有点特别,即外工人口于本地人口是五比一,如何将本地文化和异地文化相融合,是我们村‘两委’重要工作。我们希望通过系列的文化活动,增加村民对家乡的了解,建立村民的文化自信,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对于这里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我们也希望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融入本土文化,增强他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归属感。”古鉴村党委委员、行政服务站业务主管冯耀璋表示,举办中秋之夜,是本土文化和异地文化融合的活动。“我们今年举办过类似的文化活动,例如凤城讲古之古村古鉴、乐汇凤翔端午文化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共同展示本土文化和异地文化。”
古鉴村历史
相传古鉴开村于宋末元初,源于村中三忠庙始建故事。据说三忠庙供奉的三位忠臣就是在宋末元初战死沙场留至古鉴埠头边,古鉴村民好心安葬并设庙供奉,此后该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在《顺德县志》记载,明代时期古鉴有老虎出现,可见“古鉴”地名明代已有。古鉴缘何得名?据村中老人回忆,祖辈口口相传,称古鉴自古四面环涌,俯瞰全村有如一面镜子。在《玉篇》(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太学博士顾野王撰)记载:镜,鉴也。因此,此村取“古鉴”二字为村名。
【来源】南方+
【记者】尹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