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长足、健康发展,必须懂得把握规律,扬长补短。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各自功能区的“引领者”。要加快形成以高质量为主导的考核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因地制宜进行考核,引导各县区根据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优化发展核心区,把重点拓展区培育成新的增长极,把生态发展区保护好,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会议以龙门为例,提出龙门是山区县,以生态保护为主,就没必要硬性考核它的工业产值。
在此背景下,龙门如何明确自身定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成为更强的惠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龙门提出,要坚持实施新型工业与生态旅游业“双轮驱动”,打造好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南昆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和城镇扩容提质“三大发展平台”;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竹产业经济等举措,确保用5—10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山区县前5名,努力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通讯员 龙新心
新目标
升级传统产业,打造“竹木制品之都”
伴随着机器轰隆隆的作业声,一根根统一规格的竹条和木材从机器中“吐”出,并被整齐地摆放起来。在位于龙潭镇铁岗社区南坑村的仁合优品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内,该公司负责人王海平正在组织员工从运输车上装卸木材。
过去10年,铁岗社区的发展全靠传统农业和生产零星且单一的竹木制品,农村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不少村民背井离乡,大部分的村落只有破败的房子和老人作伴。然而,随着一群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传统竹木产业带来高新技术和设备,并实现互联网销售,有力助推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正好赶上互联网快速高效发展的好时候。”通过与行业前辈和专家交流,王海平意识到互联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开始带领一批年轻创业者自学互联网营销。他们开始专注于环保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实战研究,尤其是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低成本推广品牌和拓展网上渠道来实现企业的盈利,并通过电商平台从国外引进原材料以及把产品推销出去,在不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全球买”和“全球卖”。据统计,在当地100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中,就有近500家涉足电商,且很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犹如机械的连锁反应,电商的兴起也开始倒逼铁岗竹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当地已经建立起专门的竹木行业创业孵化园,为更多的返乡创业青年提供更多创业舞台。创业孵化园负责人王历文表示,希望通过孵化园这个平台,打造出一批拥有较多专利和原创发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铁岗打造成惠州的“华西村”。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龙门县提出将大力推动龙门竹木制品产业传统交易方式变革,打通线上线下交易活动,将当地竹木制品电子商务基地建设成为融合线上线下交易的新型竹木制品交易市场。
如今,铁岗社区建起一栋栋居民楼和别墅,前来洽谈生意的商人络绎不绝,铁岗社区已成为龙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型工业的一个缩影。
“龙门要错位发展,就是要把当地的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当中既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更要开发利用好,并在此基础上提质提效,发挥好龙门的生态优势。”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表示,不考核GDP不等于不要发展,而是要求不能追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GDP,不能追求以积累社会矛盾为代价的GDP,龙门需要的是以绿水青山为支撑,能富民强县的绿色GDP;不考核工业不是不发展工业,而是要树立新型工业理念,走好新型工业、生态工业发展之路,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发展更高水平的生态工业。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龙门还计划依托竹木制品产业优势,推动建设龙门竹木制品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体系,吸引更多的电商服务机构和平台入驻,形成电子商务企业与服务机构、服务平台相互依存,提升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能力,打造“竹木制品之都”。
新引擎
挖掘生态优势,重点扶持大健康产业
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释放生态红利也能创造“金山银山”,充分发掘惠州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还可以孕育出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大健康产业,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如果加以引导扶持,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惠州打造大健康产业,可以着力构建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健康农业三大支撑体系,构建有惠州特色的健康产业体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平凡认为,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惠州的生态、资源、环境、产业、文化和区位优势,以“大健康”理念选择关键环节和优势行业,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与健康产业相融合,以“健康+业态”的形式,突出惠州产业的发展特点。
龙门作为广东首批、惠州首个省级生态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自然也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这一朝阳领域。
在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君悦营养医学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户于此的重点健康产业之一,公司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5亿元,主要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在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下,该公司提出了“要做这一产业的领跑者”的目标。
“目前国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还处在起步期,我们公司生产车间严格按照最新版GMP规范要求设计和建造,拥有两条全自动化的固体和液体制剂生产线。我们看好龙门的发展前景,接下来,公司计划加大投资建设厂房,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据该公司总经理韩明活介绍,在产品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他们正在加大对基础前沿技术研发投入,目前已拥有15人的研发团队。同时,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与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合作建设产品研发基地,聘请资深教授、专家作为研发顾问,从前端选题、中间合作到末端成果转化都力争实现完美结合,公司研发的多种产品正准备申请发明专利。
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也透露,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在当地加快聚集,大健康产业市场需求将成倍增长,为此,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已在工业园北片区为企业预留土地,引进优质健康医药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新平台
借“全域旅游”东风,推动产业链条延伸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龙门的优势产业。龙门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发展平台”行动计划,力争以环南昆山的优质旅游资源为载体,努力把龙门打造成“生态资源驱动型旅游目的地”中国县域样板。同时,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打响生态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步入新阶段。
“龙门县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全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龙门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龙门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县城。2016年,在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之后,龙门迅速启动创建工作,搭上“全域旅游”创建的首发车。在创建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该县大力推进“旅游生态+品牌”,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绿”字当先开拓产业发展空间,把生态旅游发展作为推动龙门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的主要动力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龙门构建了以森林度假和温泉养生为龙头的旅游产业链群,已形成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四大旅游板块,全力构建“愉悦龙门”旅游品牌。未来,在推动四大板块联动升级基础上,龙门筹划不断创造和引进新的吸引物,进一步促进各相关产业与旅游的融合,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生态等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链条延伸;搭建孵化平台,创新旅游品牌和产品体系;以“住”为核心做深体验,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将美食等旅游要素提升为地域特色吸引物。
借此东风,作为龙门“三大发展平台”之一的环南昆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后,南昆山旅游业发展步入崭新时期,并不断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南昆山将继续加快推动省道355线建设、奥飞星湖小镇项目建设和景点升级改造等工作。突出更多旅游特色和亮点的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实现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从封闭式运作向市场化运作;旅游设施由粗糙无序向有序整洁与自然融合、旅游方式由简单观光向深度体验等方面转变,推动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更多产业升级,促进餐饮业、住宿业与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集群融合发展。此外,大力培育具有本土人文情怀的“龙门客栈”,进一步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打造成为广东的“莫干山”,让游客领略秀美瑰丽、宛如画卷的自然景观。
■特写
“世外桃源”小村庄
靠旅游业走上致富路
在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国避暑天堂”美誉的南昆山中,有一个海拔600多米的小村庄——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下坪社区中坪尾居民小组(以下简称“中坪尾”)。中坪尾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契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向人们展现和诠释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随着南昆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党员干部带动,居民们纷纷筹钱新建或改造自己的房子,开农家乐、办家庭旅馆,积极开展具有乡村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
2003年,中坪尾第一家本地人开发的家庭旅馆开业。它的主人就是麦冬桂。麦冬桂介绍,当时尝试在家开了3间客房,一年下来单靠3间客房盈利8万多元。这极大鼓舞了中坪尾的其他居民。居民不再坐等分红,纷纷筹钱新建或改造自家房子。很快,一栋栋楼房在中坪尾拔地而起,老百姓的收入与日俱增。
然而,由于第一次当“老板”,大部分居民在经营模式、宣传推广、食材品种和装修风格等方面难免遇到难题。同时,若任其无序发展,不仅不能增收,还有可能对当地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产生负面效果。
为了做到有序引导和监管,政府职能部门开始定期对村民开设的小旅馆和餐馆进行检查,同时,逐渐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推动其服务质量标准化、特色化,并构建起诚信守法的经营体系。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引导下,居民也跳出了传统思想的牢笼,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做法,通过“走出去”和“互联网+”方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同步经营,打造舒适、有温度、有文化的森林养生乡村度假区。
随着当地家庭旅馆的发展,很多早年外出的年轻人被吸引回归家乡发展。“外出广州打工的儿子现在回来和我们共同打理生意了,他把在外所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融入到家庭旅馆建设中。”居民李小平说,现在旅馆的品质和档次焕然一新,经常获得游客称赞。
现在,中坪尾几乎每家每户的生意都做得红红火火。中坪尾的家庭旅馆目前能同时接待近600人,已彻底摘掉落后贫困的标签,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气象。
■相关
龙门获评
“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文通 通讯员/郭文斌 谢群星)近日,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龙门县凭借气候温和、生态优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多样、休闲旅游四季皆宜等诸多特点,成为2018年全国36个“中国天然氧吧”之一,也是2018年广东省以县域申报并成功获此称号的唯一县级城市。
据了解,“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旨在评价旅游气候及生态环境质量,发掘高质量的旅游憩息资源,倡导绿色、生态的生活理念,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按照《“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管理办法(2017修订)》要求,“中国天然氧吧”申报对象为我国境内气候舒适,生态环境质量优良,配套完善,适宜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的区域,包括县(县级市)行政区或规模以上旅游区(旅游区面积不小于200平方公里)。同时,申报地区需具备以下条件:气候条件优越,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达“舒适”的月份不少于3个月;负氧离子含量较高,年平均浓度不低于1000个/m3;空气质量好,一年中空气优良天数不低于70%;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保护措施得当、旅游配套齐全,服务管理规范。
通过创建“中国天然氧吧”,龙门充分发挥在应对环境恶化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减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挖掘龙门优良的旅游生态环境资源,监督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体现龙门在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接下来,龙门还将以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有效整合温泉、富含负氧离子空气、森林等生态资源打造“氧吧+温泉”养生模式,提升温泉养生的旅游主题及品牌价值,并做好宣传策划方案,提高龙门旅游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