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海南新闻

浊水变清流 三亚创新“建+管”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时间:2019-01-24
近日,在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工人台志宝正在开展污水管道铺设的回填工作,他的几位工友在用钉子将木板钉牢。

“这条污水管道已经铺设完毕,春节前要完成路面恢复工作。”台志宝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污水管道的起点是村民家的化粪池,中段配套建设有检查井、调节池等,末端是不远处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点多、面广等特点,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三亚市供水排水水质监测和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经验介绍,大多村民家的化粪池未做防漏处理,粪水直接渗入地下,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河湖中,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影响农村人居环境。

2018年11月,三亚市水务局启动建设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18亿元,服务13.88万人,计划建设三亚241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目前已经陆续开展100多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计划到2020年完成三亚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经验介绍。

“以前部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重建轻管,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不高。”经验坦言,为了防止出现这类情况,三亚探索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呀诺达”模式。

何为“呀诺达”模式?经验介绍,简单来说,就是“一统、二抓、三治理”。创新机制,采用“EPC+O”(“工程总承包+委托运营”)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将241个自然村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打包”统一招标。

“我们既是建设方也是运营方,如工程建设质量欠佳,我们就相当于给自己‘挖坑’。”三亚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负责方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李默文介绍,工程投入运营后,三亚市水务局将联合环保部门对经处理后的污水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在李默文的带领下,海南日报记者来到吉阳区中廖村,在村里的一处集中式地埋污水处理站,只听见围栏内几个电箱传来嗡嗡的声音,却不见污水处理厂房。“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埋在地下,无须修建厂房。”李默文说,从各家农户收集来的污水经过一体化污水设施的处理,达到排放的标准,就会自动溢出,“污水经过处理变得清澈,可用于农田灌溉等。”

“三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用‘城旁接管、就近联建、独建补全’等方式,使得农村污水能一‘管’到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三亚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海南日报三亚1月23日电)

原标题:三亚创新“建+管”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一“管”到底 浊水变清流

  • 上一篇:“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走进临高
  • 下一篇:海口美兰区举行新春游园及扶贫集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