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海南新闻

千年流转望铺前 历史文化名镇文昌铺前的前世今生(图)

时间:2019-01-29
铺前,自古以来就是港口重镇,它地理位置特殊,居于海南岛最北端。悠悠千年岁月中走来的文昌铺前古镇,于2008年10月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如今,海文大桥即将通车,走进铺前,去细细品赏它的人文风物、古宅书院、海味美食……

千年流转望铺前

编者按

岁月书写着历史,历史积淀着文化。悠悠千年岁月中走来的文昌铺前古镇,无论是历代战火,还是地震浩劫,都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08年10月,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联合评定并公布铺前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行走古老铺前,人们不经意间仍可在老街深巷听到弥足珍贵的史话,在绿水青山间品赏到厚重文蕴的遗韵。如今,连接海口和文昌铺前的海文大桥即将通车,铺前这片神奇的土地将更直接地显露在人们眼前,本期《海南周刊》将带您一同走进铺前,去了解它,去欣赏它……

铺前渔港。

铺前,自古以来就是港口重镇,它地理位置特殊,居于海南岛最北端,地处琼州海峡出海口,三面环海,北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美丽而富饶。

“铺前”名称之由来

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月,南越国发生叛乱,汉武帝派遣10万将士分五路大军合击南越。其中一路以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从湖南进入连州;一路以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从江西进入南雄……五路大军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在海南岛设置儋耳、珠崖二郡,领16县,其中铺前地区属珠崖郡紫贝县,即今天的文昌市。

“铺前墟的名称,富有历史传奇。”文昌市铺前镇文化站原站长陈继华说,明朝时,铺前港已经开发利用,是一处天然的良港。当时,居民多数都是从福建莆田迁来,为了纪念莆田故土,他们选用汉语谐音,初取名“铺田”,后改为“铺前”。

不过,也有人认为,铺前沿海地名大都以地貌和船渡口处民间叫法命名,如后港、溪口等,铺前这个渡口当时没有村子,只有一两间铺子,故来往百姓习惯称此渡口为“铺前”。

独特的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文,决定了一个地区独特的发展历程。铺前辖区海岸线长约38公里,拥有铺前港、新埠港、歌村港、林梧港、木兰湾等多个天然港湾,大小渡口环绕四周;红树林、海滩等旅游资源丰富,滩涂面积9万多亩;七星岭、虎威岭等拔地而起,虎视琼州海峡,是极为显著的方位地标。

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即公元1605年7月13日晚9时至11时),琼北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是时天崩地裂,屋毁人亡。原先琼文交界处的一条小河沟,瞬间变成今天的铺前港和东寨港;原先陆地上的72个村庄,永远陷落于大海,成为稀世罕见的“海底村庄”。

大地震破坏了铺前与海口演丰一带的地形地貌,原先,72个村庄及北港岛与铺前仅有一河溪之隔,如今,72个村庄沉入海底,只有北港岛孤浮海上,现在的铺前及南山岭一带仍是陆地。不过,也有人说,南山岭是地震造成的地面隆起,因为“南山岭”这一地名在清咸丰年间编制的《文昌县志》中才正式出现。

铺前渔港,鱼货上岸。

世所罕见的琼北大地震

关于这场琼北大地震,震后不久成书的万历《琼州府志》作了详实记载:“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郡城中压死者几千。地裂水沙涌出,南湖水深三尺,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调塘等都田沉成海,及若干顷。”

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国侨联原副主席林明江考证,当年,琼州府同知吴篯向朝廷的申文中也有关于琼北大地震的叙述:“初如奔车之辗,继如风楫之颠。腾腾掣掣,若遭拆轴,寝者魂惊,醒者魄散……耳旋闻哭声、喊声,喧传远近,始知城内外一时俱灾矣。少许传城东门为流沙壅闭矣,再传望云楼忽没不见……文庙、城隍庙、社稷坛及各神祠,则又见金碧威仪荡然澌败,而明星塔且折弯如截矣。”

大地震发生时,曾任南京礼部尚书的海南明代名臣、定安才子王弘诲已退隐归故里6年,他亲历了这场大地震,留下一篇诗作《地震梦中得诗》:“气运南来尽海邦,风流宁用数诸姜。魁奇振古标群岛,轰烈从今闹几场。五百明良扶地轴,三千礼禾破天荒。凭谁寄语东坡老,眼力何人较最长?”

在铺前民间,当地的《黄氏家谱》《郑氏家谱》《符氏家谱》等,对大地震也有记载。如《黄氏家谱》“地裂志”中记述:“人世沧桑,地震改变了此一带的地理,截断了与铺前市的半海陆路线。原来儒林村一带与铺前市之隔离仅一衣带水,只要向北淌过一条小溪沟,沿茄椗林走上去便到了铺前市。”

据专家考证,琼北大地震是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当年震级为7.5级,极震区最大裂度达10度,震源深度15公里,地面一次垂直升降最大幅度达3-4米,沦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大震有感范围颇广,北部跨越南岭至湖南临武、广西桂林,东北部至粤东惠来、潮州一带。

震后诞生今日之铺前

琼北大地震造成演州河下游两岸的72个村庄完全被海水吞没,其中包括曾因经常举办龙舟赛会而闻名于世的东寨村,形成了海内外闻名的“海底村庄”。后人为了纪念东寨村,将这片新海命名为“东寨港”,并将琼州府为逃生百姓暂时安置的高地称为“寄口”,即今天的演丰曲口。

如今,东寨港、铺前湾、北创港、东营港,以及海口长流、澄迈马村、临高马袅一带,茫茫海面都是当时大地震的产物。特别是铺前湾、东寨港一带,陆陷成海遗址的分布达百余平方公里,包括古村落、房屋、井台、坟场、耕地、盐田,以及地震裂痕沟等,形成了我国唯一地震陆陷成海的历史遗迹。

行走铺前,当海水退潮时,从铺前湾至北创港东西长约10公里、宽1公里的浅海地带,可见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纵横。从铺前湾至东寨港一带的海底与滩涂上,古村庄的废墟遗迹隐约可见,透过海水,可见玄武岩的石板棺材、墓碑、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

铺前对面的北港岛,原本也与陆地相连。大地震时,原来的仁村、仁村南、北港北被陷入海底,留下道头村、后溪村、上田村和黑坡形成了现在的北港岛,孤浮海上。离铺前湾4公里处的古仁村陷落遗址,透过10米深的海水,当年村庄的庭院、参差的房屋遗址依稀可辨。

铺前湾与东寨港之间的海面上,有个被称之为“浮水墩”的小岛。远看,这个小孤岛好似浮出水面的小土墩;近看,为圆形小岛,岗顶平缓,野草杂树丛生。当地老人说,当年这里是海水所淹没村庄的一处高地,上面有一大一小两座古墓,墓顶圆锥形,墓前有石雕的祭台,附近海下有沉下海底的一座戏台。小岛上原有用完整石料雕琢而成的石床和石椅,可惜由于缺乏保护已经丢失了。

  • 上一篇:东方市委书记铁刚:将加快提供房屋报建上门服务
  •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 莲雾丰收 海口三江镇茄苪村农户迎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