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青龙满族自治县高庄村:特色种养助农脱贫奔小康

时间:2017-05-05

  长城网5月5日讯(周志平)“上山种谷子,旧宅养驴子,这个模式选得好。”日前,青龙满族自治县草碾乡高庄村村民张东满站在驴棚里,一边往驴槽里放着谷草,一边高兴地说。

  高庄村共411户,其中贫困户208户631口人。村庄处在石灰岩地区,缺水情况较普遍,基础设施较差,过去一直作为全县“缺水”的代表远近“闻名”,属于典型的贫困村。去年,秦皇岛市委办公厅向村里派驻了扶贫工作组,同村里一起探索出了“谷子+养驴”的种养循环小产业链,让贫困户得到了增收的实惠。

  村民张东满勤劳、肯干,以前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不愁吃穿。2014年,妻子先后经历股骨头坏死、脑出血两场大病,前后花去20余万元也没能挽救妻子的生命,使家庭一下陷入了贫困,是典型的因病返贫家庭。

  2016年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张东满不仅成了村里“谷子+养驴”循环产业的见证者、受益人,也被村民推举为“高庄村西山贡米合作社”的带头人。去年他带头在高庄村西山种了15亩山地谷子,收入了2.7万元,相比以前种同样亩数的玉米增收了一倍多。

  “谷子收割后2个多月就全部卖完了,我留自家吃的100多斤米也都被市里的客户买走了,现在时不时还有人打电话来要买西山的小米呢!”张东满说,以前村里没有统一管理,小米品质参差不齐、销量也没保障,种少了供不应求,种多了卖不出去。

  据驻高庄村第一书记李双江介绍,去年,成立了贡米合作社后,实行了统一谷种、统一施肥、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入社村民统一种植了几十年前的“紫脖根”老品种,全村种植面积1000多亩。光西山自然片46户贫困户种植面积就达到了600亩,产量17万多斤,统一贴上“高庄西山贡米”的商标后,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产值达108万元,户均增收2万多元。

  在发展小米种植产业的同时,村里还谋划了养驴产业。张东满家通过贴息贷款政策,贷款16万元买了20头驴。按照他的算法,到秋季就能新增8个小驴驹,加上育肥的收入,养驴一项每年的保守收入能在4万元以上。

  目前,高庄村既种植谷子,又靠贴息贷款养驴的贫困户已发展到了49户,驴存栏259头。除此之外,村里还发展了千亩中草药种植和千亩核桃基地。通过四个脱贫产业的全面带动,去年全村172户541口人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实现脱贫出列。

  李双江说,今年将进一步做好“高庄西山贡米”品牌的文章,通过绿色商标认证后,要让高庄小米进入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百姓增收的长效机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融入到种养循环产业发展链条上来。

  • 上一篇:河北省眼科医院与北戴河医院开展深度合作
  • 下一篇:邯郸有了首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