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杨亚红 张晨光
“最烦的就是戴红帽的,天天转现场,只要一抽烟就管……”
“不系安全带也管,这些原来都没人管我们……”
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工地。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干净的地面、整洁的被褥、26度的室温……午休时间,在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的民工宿舍里,几位农民工你一言我一语在向记者“吐槽”从4月份进入工地以来的种种。
33岁的赵刚在施工现场负责木工测量,已经在工地干了四年的赵刚这是第一次到石家庄。他告诉记者,这些年跟着包工头辗转各地,像这样的住宿条件还是头一回。“原来在工地干活的时候有风扇但是没有空调,也没人管你,只要你把活干完就行。”
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工地。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工人们在干活间隙休息。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结实有力的臂膀,粗犷黝黑的面孔,赵刚一口山西口音的普通话语速有些快。对于工地许多像赵刚一样的农民工来说,能进到这个项目施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现在农民工不像原来有力气就行。进工地之前先得进行入场教育,还得考试,考试合格了再签合同才能进入工地。”赵刚同宿舍的工友于大力谈及考试向记者“倒苦水”。“这都多少年没好好看过书了,为了这考试,我们把习题的内容好好背了背,入场教育的内容原来听都没听过。”于大力说。
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工地。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施工总人数480人,其中农民工就有436人。这些施工人员都要经过入场、工种、普法三类考试合格后才能签订劳动合同,进入施工现场。
“想想其实也挺好。像我们以前在工地干,摔下来的时候还是挺多,因为防护跟不上。现在你干到哪防护就跟到哪,就是零事故。”在赵刚看来,工地管得严是严了些,可也没把他们当“外人”。“有犯错的时候先告诉你,让你去改,基本没罚过谁。并不是说你就是干活的,他们就是管理的,感觉是平等的关系。”
交谈中,赵刚告诉记者自己是个有技术的农民工,还特地强调了工地上所有的农民工每天都有20块钱的高温补贴,每个月能多拿600块钱。“我现在一个月能挣8000块。感觉现在干活是有理有据的,干得有尊严了。以前你哪有理啊!”赵刚感慨地说。
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工地厨房。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食堂、阅览室、医务室、开水间、洗衣间、淋浴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民工的生活区的所有设施不是摆设。
“有绿豆汤,还给我们发藿香正气水,有的时候还给发西瓜。”赵亮是个钢筋工,一年换一个工地对他来说是常态。这回也是他第一次来到石家庄从事建筑工作,没想到还有小礼品。“就给发奖品,牙膏牙刷毛巾啥的,都有!”赵亮告诉记者,奖品不是随便谁都能领,要按照施工要求干活,一切都得按规矩办。
石家庄丰收路40号院项目工地的医务室和阅览室。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晨光 摄
让赵亮没想到的是,每个月有假期,而且工资还是按月发。“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左右,每个月能休息十天八天,挺好的。而且工资都是按月都打到卡上了,这些对于我们农民工来说是最大的保障。”
对于同在工地劳作的秦青云来说,双保险让他们这些农民工更有保障。“我们公司里有工伤险,项目上有意外险,双险的保证下我们干得安心,家里边也放心。出门在外无非就是一个安全。”30岁的秦青云告诉记者,从18岁外出打工起,从没像现在这样踏实。“我感觉我们终于成了电视里演的农民工,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保障都有了。”秦青云笑着对记者说。
在河北省农民工有1500多万,保障二字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让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让大家在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的同时有安全感是众多农民工的心声。这个夏天,于这些农民工来说,虽热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