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考古发掘现场。 郑志利供图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2月9日,记者从沧州市文物部门获悉,大运河泊头段明代沉船船体发掘清理工作,已于日前结束。目前,确定了残船长度、船板厚度、隔仓大小,在周边文化层内还出土酱釉罐、青瓷罐、白釉碗等元明清时期的文物共51件。
记者了解到,整个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船体保存状况较差,仅余部分东侧船舷和船底木板,东北侧船板有用腻子和小块木板修补的痕迹。船残长16.5米,船体为厚5至6厘米的松木船板拼接而成。
船舱内出土有“政和通宝”“永乐通宝”等宋、明时期钱币。根据船舱内的遗物和河道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推断,沉船年代为明代。
发现的碎瓷片。 新华社发
“这艘沉船的发掘,为研究明代北方大运河造船技术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沧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郑志利告诉记者,河道内的沉船考古比较复杂,受环境影响很大,这艘沉船的上面和周边堆积文化层内还出土酱釉罐、龙泉窑青瓷罐、黑釉灯盏、定窑白釉碗等10余件完整瓷器,以及骨簪、象棋子等元明清时期文物,共计51件。此外,还出土青花瓷碗、三彩划花盘等瓷片标本数百件。
沉船考古发掘现场。 郑志利供图